太极拳就是把身体炼成一个技击的机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1 07:48 1

摘要:练太极拳要练太极功夫,而不是好看的套路。现在大众正是看中了太极拳美妙的套路和缓慢的动作而将太极拳变成锻炼身体的手段,而其真正的技击却被人遗忘,被世界视为花架子。所谓练太极拳的顶多在自己的圈子里按照一定的规矩推手画圈,根本不与外界交流。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发展的巅峰,是至刚至猛的一种技击术。太极拳被发展出来是为了技击的,不是为了锻炼身体的。

练太极拳要练太极功夫,而不是好看的套路。现在大众正是看中了太极拳美妙的套路和缓慢的动作而将太极拳变成锻炼身体的手段,而其真正的技击却被人遗忘,被世界视为花架子。所谓练太极拳的顶多在自己的圈子里按照一定的规矩推手画圈,根本不与外界交流。

练好太极拳功夫,你能发出至刚至猛的劲力。你从影视作品里看到的太极拳师与人对打时摆好太极拳架势,那是胡说八道的,对付拳击、自由格斗你摆太极拳架势,只能挨打!练好太极拳,你用拳击架势也能发出太极拳的刚猛劲力。

所以说太极拳是什么?太极拳就是功夫,你不练太极拳,你就发不出至刚至猛的劲力!所以你应该把太极拳美妙的套路忘记掉,那不是太极拳,那是太极体操。你应该这样重新定义太极拳:一种能发出人体极限劲力的功夫。

这时你发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太极拳讲究松,可松如何技击战胜对手。

其实中华武术的发展过程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人体发出极限劲力的过程。普通人发力方式就是四肢肌肉紧张,最简单的发力方法,也就是外家拳的发力方法。这种发力方法的缺陷是,浑身肌肉发力的结果是肌肉紧张产生的相互阻碍作用,导致你不能发出力量的极限。

比如说外家拳最普通的弓步冲拳,打拳者知道力量自脚腿而发通过身体传至拳头,所以浑身从脚到拳头的所有肌肉都紧张发力,虽然打拳者想如此打出最大的劲力,但实际上打拳者打出力量的同时,浑身每个部位肌肉的紧张相互之间产生了抵消与阻碍,这时的实际情况是脚发脚力、腿发腿力、腰发腰力、胳膊发胳膊力,在发力的同时还相互牵制抵消,人体的本能无法让这种浑身发力达到最佳极限状态,人体神经无法控制人的脚、腿、腰、胳膊在同一瞬间共同向同一方向发力。

同时这样发力的结果就是打拳者浑身像一个木头干,只要对手击中打拳者的稍部,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引导打拳者的力量改变方面,自己都站不稳了,即便现在类似UFC那样的高水平技击赛事,自己冲拳被对手牵引-----或被对手躲过-----而摔倒的例子屡见不鲜。

武术大师们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中发现一个现象,当你蹲着想起身时却无意撞到了东西,或者两个人走路时无意的相撞,这种劲力都非常大,甚至大过你特意的发力。这时你并没有浑身肌肉紧张发力,而是非常自然协调并轻松地,并且只有特定的几个部位的肌肉在紧张发力,这种力量就是太极拳强调的人体的自然之力----胎力。

或者用另外一个方法来说,太极拳只让身体能发出最大力量的部位发力,其他部位都只是力量传导的通道。人体能发出最大力量的部位无疑是躯干,包括胸部和腰部,所以太极拳要求只有躯干发力,四肢皆松,只作为传播躯干发出的力量的通道。力量发于脚与地面的接触,腿脚松了,就可以在瞬间将腿脚与地面之间的力量传播并存储于腰间,而胸腰部位通过压缩、旋转、上下贯通方式发力(而不是肌肉紧张),传到四肢,其力量至刚至猛!

太极拳这样发力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对手无法捕捉到你的力点,就不会让对方“四两拨千斤”,而你通过对身体躯干的习练,你会觉得自己会控制自己的身体状态,会感觉对手的力点,从而打击对手,这就是太极拳所谓的“听劲动劲”。

如果你看懂了,你就会明白太极拳为什么能用松打人,你也会明白什么是太极拳了,太极拳就是人类发展到目前为止能发出最大技击力量的功夫-----再次提醒你忘记太极拳美妙的套路。其实在打真正的太极拳套路时,每个动作都要经过身体的贯通、压缩、旋转的蓄力阶段,然后再转换到下一个贯通、压缩、旋转的蓄力阶段,其间的转换就是一种连绵不绝的发力过程,每一次转换都是根据对手发来的劲力转换的,就是说对手从哪来力,我则哪地方贯通压缩旋转,再向反方向转换,这就是“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太极拳的这种发力不是通过大脑控制的,而是对“松”的习练而达到的让身体本身对外界力量作出的自然反映,换句话说,太极拳就是把身体炼成一个技击的机械。

所以说“松”是练出来的,需要你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将身体练松,你身体每个部位习练松了,其外在动作表现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通过动作的习练,最容易松下来的是胯部,然后是腿部,最后是胳膊和脚。当你的胯和腿练松了以后,你就会感觉到从地面返上来的力量了。

现在许多稍微涉及技击太极拳的习练者,错误地认为“松”是一种意思状态,认为只要意思上松下来,身体就松了,其实那是假松,不信你与别人推一下试试,你马上就紧张起来,像牛一样与对方硬顶起来。

来源:真知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