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黄胄的《日夜想念毛主席》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墨成为经典之作。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领袖的深切敬仰,更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洪亮先生深入解读了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与精神
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黄胄的《日夜想念毛主席》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墨成为经典之作。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艺术家对领袖的深切敬仰,更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传递了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北京画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洪亮先生深入解读了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与精神内涵,为我们揭示了黄胄如何在写意与写实之间,以奔放的线条和饱满的激情,完成这幅承载历史温度与人民情感的力作。以下根据采访内容整理。
如果让我从黄胄先生的所有能见到的重要作品中选三件的话,那一定有“库尔班大叔”《日夜想念毛主席》这一个作品,而且这一件作品,从它的创作、传播,甚至它背后的故事都有太多可以分享的部分。我记得在我小时候,这个故事就耳熟能详,因为作为一个在新疆的贫农,当他获得了解放,有了自己的土地,他希望能见到毛主席,而后来这个愿望竟然就实现了,甚至是参加了很多国家重要的庆典的活动,应该说黄胄先生的这幅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实20世纪的中国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就是所谓的中国画现代化的问题。中国画的创作方式在此前可能更多的是个人性的抒发,所以很大一部分是所谓的文人画,它和今天我们想关注的公众社会现实的问题距离比较远。如何解决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的问题是当年最大的一个课题。因此,黄胄先生通过他个人的努力,他的天赋,他的勤奋,给我们找到了一条通过中国画的笔墨的方法、造型的能力,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绘画,也解决了一个从过往进入现代,通过艺术面对现实的问题。
所以“库尔班大叔”这件《日夜想见毛主席》的作品其实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我们会看到人物的造型之准确,再加上丰盈的背景的故事,其实也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件作品能深入地了解黄胄,能了解20世纪以来的中国绘画,尤其是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到了什么样的高度。其实这件作品就是黄胄先生的高度,也是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尤其是大写意的因素的进入的一个特别的标志性的作品。
——吴洪亮
(来源:广东美术馆)
来源:文化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