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县病虫情报2025年第4期:2025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趋势预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1 08:08 1

摘要:2025年农作物病虫害将是多种病虫混合中等偏重发生年份,虫害重于病害,迁飞性害虫重于本地虫源害虫,迁飞性、流行性、病毒性、钻蛀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发生面广,危害重。

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冬后残留基数,结合作物品种布局、栽培特点、气象条件以及历年病虫害发生规律,就我县2025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综合分析如下:

一、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

2025年农作物病虫害将是多种病虫混合中等偏重发生年份,虫害重于病害,迁飞性害虫重于本地虫源害虫,迁飞性、流行性、病毒性、钻蛀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 发生面广,危害重。

1、水稻病虫害:水稻病虫害预计累计发生面积90万亩次,以“三虫四病”为主,其中:稻飞虱大发生,稻纵卷叶螟大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纹枯病中等流行、局部偏重流行,稻瘟病中等偏轻流行、在部分雾露重及老病区、感病品种偏重流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有潜在流行的风险。稻杆潜蝇、稻蝗、蓟马中等偏重发生,稻蝽象、稻象甲、胡麻叶斑病中等发生,稻曲病、叶鞘腐败病、霜霉病、稻苞虫、粘虫、负泥虫等轻发生。

2、柑桔病虫害:柑桔病虫害预计累计发生面积11.2万亩次,其中:柑桔红蜘蛛、锈壁虱大发生,潜叶蛾中等偏重发生。柑桔大实蝇、炭疽病、矢尖蚧、树脂病中等发生。黑刺粉虱、疮痂病中等偏轻发生。天牛、吉丁虫、恶性叶甲、烟霉病、凤蝶、花蕾蛆等轻发生。溃疡病轻发生,在橙类上中等发生。

3、其他果树病虫害:预计累计发生面积4.6万亩次,其中:梨绣病、梨大食心虫、轮纹病中等偏重发生,梨茎蜂、吸果夜蛾、茶翅蝽中等发生。桃流胶病、炭疽病中等偏重流行,桃蛀螟中等发生。李炭疽病、李小食心虫、蚜虫、流胶病中等偏重发生,穿孔病、膏药病、黑斑病中等发生。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红蜘蛛中等偏重发生,粉蚧、褐斑病、白粉病中等发生。

4、蔬菜病虫害:预计累计发生面积9.8万亩次,其中:小菜蛾、蚜虫、辣椒炭疽病中等偏重发生,菜青虫、瓜类枯萎病、美洲斑潜蝇中等发生。辣椒病毒病、茄科青枯病、甜菜夜蛾、烟青虫、小地老虎等中等偏轻发生。十字花科霜霉病、白菜软腐病、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疫病等轻发生。

5、玉米病虫害:预计累计发生面积5.9万亩次,其中玉米蚜虫中等偏重发生,玉米螟、纹枯病中等发生,大小斑病、粘虫等轻发生,玉米锈病轻发生、部分品种偏重发生。

6、农田草鼠:农田草、害鼠预计发生面积23.4万亩次,为中等偏重发生。

二、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分析依据

1、病虫基数:(1)二化螟:全县有效虫源田面积8.4万亩,冬后调查残留基数,加权平均亩有虫4765.4条,与去年相当,具备了重发的虫源基数。(2)纹枯病:冬后调查,纹枯病菌核残留量大,亩残留菌核6-22万粒,平均亩残留菌核11.2万粒,具备了大发生的菌源基数。(3)稻瘟病:去年我县中稻稻瘟病发生面积小,发生程度轻。今年感病品种种植面积约6万余亩,占种植总面积的34.8%,存在流行风险。(4)红蜘蛛:3月上、中、下旬调查,平均百叶分别有螨2500只、3000只、3400只,卵1600粒、1050粒、800粒。4月8日调查,平均百叶有螨3670只,均高于去年同期。(5)矢尖蚧:一般百叶有成蚧5-90头,平均有26头,比去年多3头。(6)柑桔大实蝇平均每平米有蛹2.5个,比去年少。

2、地理位置:我县地理位置位于云贵高原东缘延伸地带,处在“两迁”害虫迁入的西部通道上,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是气流辐合带扫过境地带,是适合降虫气流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迁入批次多,迁入虫量大,降虫时间长,是常年两虫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3、气象因素: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趋重发生、流行。2024年冬季气温较往年偏高,越冬病虫死亡率低;2025年春播期(3-4月)气温接近常年偏高,降水偏多;播种期、育秧期天气偏差;4月中下旬有低温连阴雨天气出现,有春寒或倒春寒发生。5月低温阴雨天气多,有五月低温天气出现。5-9月降水总量少于2024年,但较常年偏多1-2成。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前多后少趋势明显。雨水相对集中在5月及6月下旬至7月上旬,期间有短时洪涝发生。

雨季结束时间正常略偏早,在7月中旬前期。雨季结束后有阶段性夏秋干旱发生。6-8月平均气温略偏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摄氏度。5-6月时段内雨水多,强对流及暴雨天气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集中迁入降落。大量的稻飞虱迁入,增加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的概率。适温阴雨天气多,有利于水稻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7-8月份可能发生的热带气旋和台风降水会造成两迁害虫的大规模迁入,特别是褐飞虱,对中稻中后期威胁很大。适温高湿及山区雾露重的气候特点对稻瘟病、纹枯病、溃疡病等多种病虫害发生流行十分有利。多雨的天气会严重影响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造成田间虫口密度高居不下。秋旱对中稻后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对柑桔绣壁虱、红蜘蛛等病虫的发生危害有利。

4、作物品种布局及栽培管理:水稻品种多样化,生育期不一,播插期不一,“插花”种植现象普遍,桥梁田多,有利于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病虫的辗转危害。今年优质稻种植面积将在16万亩左右,多数优质稻抗病、耐病能力相对较弱,有利于多种病害的发生流行。生产上偏施氮肥、化肥现象普遍,少磷、钾肥,导致禾苗早生快发、生长嫩绿、封行早、田间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两迁害虫迁入取食、大量繁殖爆发危害以及病害的发生流行。习惯深水满灌形成适温高适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山区雾露重的气候特点有利于稻温病的发生流行。肥水管理不合理,造成树势衰弱,有利于柑桔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流行。

5、防治、社会因素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害螨等病虫对大部分常规农药的抗性增强,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单一的化学防治措施,以及乱用药、盲目施药,大量杀死天敌,破坏了作物的生态环境。果园修剪更新,大量抽发新梢,有利于潜叶蛾、恶性叶甲、风蝶等食叶害虫的发生危害。因价格因素对柑桔生产不重视,多年不防治大实蝇造成园间虫口基数大。以及劳动力缺乏造成管理粗放甚至不管理以及防治技术不高、思想上不够重视、在防治工作中往往放“马后炮”而错过防治适期,造成田间虫口密度高居不下,危害严重。

来源:小磊说植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