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亚上空骤然响起战争的轰鸣声。5月7日至8日,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近五年来最激烈的空中对抗,这场被外媒称为"无人机与阵风对决"的冲突中,双方公布的数据引发全球震动。
南亚上空骤然响起战争的轰鸣声。5月7日至8日,印度与巴基斯坦爆发近五年来最激烈的空中对抗,这场被外媒称为"无人机与阵风对决"的冲突中,双方公布的数据引发全球震动。
印度空军首轮突袭折损的5架战机残骸仍在克什米尔山谷冒烟,其中3架单价2.4亿美元的法国造"阵风"战机残骸照片已在社交媒体疯传,编号BS001的首架交付战机残片更成为国际军事论坛热议焦点。
首轮交锋的惨烈远超外界想象。据CNN获得的法国国防部内部文件显示,达索公司已派技术团队赴印调查"阵风"被击落事件。虽然印度国防部保持沉默,但巴方公布的雷达轨迹显示,7日15时23分至17时47分间,5架印度战机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巴方一侧10-15公里处接连从雷达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遭击落的阵风战机配备的"频谱"电子战系统曾号称能对抗所有现役防空导弹,却在巴军红旗-9P防空系统面前折戟。
首战失利24小时后,莫迪政府突然发起代号"雷电反击"的第二轮攻势。8日夜间,拉合尔上空密集的防空警报声中,印度宣称动用"蜂群战术"出动45架无人机,成功摧毁巴方6处防空阵地。
但现场调查显示,坠毁的25架印度无人机残骸多为民用改装机型,有效载荷不足10公斤。军事专家张召忠分析:"用几百美元的无人机消耗价值百万美元的防空导弹,这种非对称战术虽具创新性,但宣称摧毁红旗-9P系统纯属天方夜谭。"
在这场迷雾重重的对抗中,双方战报出现戏剧性反差。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展示的电子战记录显示,印度无人机群尚未接近主要军事设施,就已被"猎鹰-80"防空系统尽数拦截。
而印度NDTV电视台播放的所谓"打击成果视频",经德国开源情报机构验证,实为2020年利比亚战场旧画面。更耐人寻味的是,巴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反击造成印军第8山地师50人伤亡,这个数字恰好与去年该师演习伤亡人数完全一致。
这场高科技与舆论战的混合较量,暴露出印巴军事对抗的新形态。印度将阵风战机与无人机混编的"高低搭配"战术遭遇滑铁卢,其引以为傲的"冷启动"快速反应机制在实战中漏洞频现。
而巴方依托中巴合作构建的多层次防空体系(红旗-9P负责高空、猎鹰-80覆盖中空、飞弩-6应对低空),展现出令外界惊讶的拦截效率。不过,1架印度无人机突破防线造成平民死亡,也为巴方防空网敲响警钟。
莫迪政府正面临空前的执政危机。新德里电视台最新民调显示,62%的受访者认为军方隐瞒真实战损,要求公布阵风飞行员名单的请愿已收集超过百万签名。
反对党国大党抓住战机残骸照片大做文章,质疑290亿美元军购存在腐败。更棘手的是,法国外交部已要求印度说明阵风战机的实战表现,这可能导致后续36架订单生变。
当前克什米尔实控线两侧已集结超过20万兵力,印度"布拉莫斯"导弹部队进入最高战备。但值得庆幸的是,双方外长热线在冲突期间保持畅通,中国、阿联酋等多方正在紧急斡旋。
正如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分析师阿赫迈德所言:从被击落的阵风残骸到坠毁的民用无人机,这场冲突每个细节都在提醒我们——现代战争的成本,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任性挥霍。
来源:龙哥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