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刷手机,可被张莉的一组照片惊到了!5 月 9 日,60 岁的她在社交平台晒出春日写真,照片里穿着粉色针织外套,皮肤又紧致又红润,对着镜头轻轻一笑,那眉眼间的韵味,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当年 87 版《红楼梦》。这不就是记忆里那个端庄大气的 “薛宝钗” 嘛!评论
昨天刷手机,可被张莉的一组照片惊到了!5 月 9 日,60 岁的她在社交平台晒出春日写真,照片里穿着粉色针织外套,皮肤又紧致又红润,对着镜头轻轻一笑,那眉眼间的韵味,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当年 87 版《红楼梦》。这不就是记忆里那个端庄大气的 “薛宝钗” 嘛!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网友们纷纷留言:“这状态说 40 岁我都信!”“宝姐姐果然被时光偏爱,这么多年过去了,风采依旧啊!” 谁能想到,当年惊艳全国的古典美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身价过亿的地产女王,这人生经历,比电视剧还精彩!
1983 年的成都街头,18 岁的张莉还是文工团里的舞蹈演员。那天,她陪着好友去《红楼梦》剧组试镜。当时的她,缩在角落里啃着烧饼,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压根没想着自己能被选上。可命运就是这么奇妙,选角导演王贵娥一眼就看中了她,后来回忆说:“这姑娘往那一站,活脱脱就是大观园里走出来的人!”
一开始,剧组给她定的角色是丫鬟紫鹃,每天跟着 “林黛玉” 陈晓旭对戏。本以为就这么定下来了,没想到开拍前三个月,导演王扶林盯着监视器,突然一拍大腿:“这姑娘眼睛一大一小,倒把宝钗的端庄藏住了!” 原来,张莉天生双眼不对称,化妆师用眼线巧妙修饰后,反而让她演出了薛宝钗 “藏愚守拙” 的独特气质,就像量身定制一般。
为了演好薛宝钗这个角色,张莉可下了不少苦功夫。大年初一,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别人都在家过年,她却骑着车,跑到红学泰斗周汝昌家请教。半夜里,大家都睡了,她还举着蜡烛,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地练眼神,就为了把 “任是无情也动人” 的那种含蓄演得有层次。记得有场 “宝钗扑蝶” 的戏,她穿着厚重的戏服,在颐和园追着蝴蝶跑了二十多趟。最后中暑晕倒了,醒来第一句话还问导演:“蝶儿追得够娇憨吗?” 正是这份拼命,让 87 版《红楼梦》里的薛宝钗成了经典,观众都说:“张莉往那一站,连空气都透着大家闺秀的贵气。”
1990 年,正是张莉演艺事业最红火的时候,她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决定 —— 辞去央视的工作,带着全部家当,远赴加拿大留学。身边的朋友都劝她:“你疯啦?现在退圈,不就等于自毁前程吗?” 可张莉却有自己的想法,她说:“演员这行太被动,我想把人生攥在自己手里。”
刚到多伦多的日子,比想象中艰难太多。因为语言不通,她去麦当劳应聘,经理指着 “需要本地经验” 的告示,直接摇头拒绝。最穷的时候,只能靠着奖学金过日子,每天就吃一顿土豆泥。有一回,她在图书馆熬夜啃书,保安锁门时没发现她,她就这么被关了一整夜。可也正是这段苦日子,磨炼出了她在商海拼搏的韧性。后来她回忆说:“那时候我才明白,人真能被逼出无限潜力。”
1993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当时手头拮据的她,看中了一套标价 27 万加元的公寓。她愣是凭着一张巧嘴,把价格砍到了 17 万。更神奇的是,买下一周后,就有人愿意出 27 万接手。这次经历,让她一下子顿悟:与其等着被选择,不如主动去创造机遇,从此,她正式踏上了房地产这条路。
从那次 “神操作” 开始,张莉一头扎进了房地产行业。她白天当经纪人,为了带客户看房,跑断了腿;晚上回家,还要啃《经济学原理》到凌晨。有一回,带客户看房时遇上暴风雪,车子陷进了雪堆里。她二话不说,踩着高跟鞋,在风雪里推了半小时车。客户被她这份执着感动,当场就签了单。
2008 年的金融危机,让张莉栽了个大跟头。投资的项目血本无归,短短两个月,她就暴瘦 30 斤。去医院检查,医生也查不出病因。可她没被打倒,把病历一撕,带着团队跑遍北美调研市场。最终,她抓住楼市回暖的时机,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如今,她在温哥华、西雅图等地坐拥千万地产,北京东郊的楼盘更是成了 “黄金地段”。
比起她的商界传奇,更让人佩服的是她的投资理念。面对国内楼市泡沫,她直言:“房子不该是炒作的玩具,而是承载温暖的家。” 这些年,她通过希望工程捐助山区孩子,汶川地震时,她第一时间捐出 10 万,是《红楼梦》剧组里捐款最多的人,这份善心,让人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如今年过六十的张莉,依旧保持着单身,这让她成了亲友眼中的 “异类”。曾经有富商追求她十年,还送豪宅,可她笑着拒绝了:“我要的是棋逢对手,不是金丝雀笼。” 母亲催婚,她就搂着老人撒娇:“您闺女能修水管能谈项目,还要男人添乱呀?”
这份洒脱,或许和她与陈晓旭的深厚情谊有关。2006 年,《艺术人生》剧组重聚,张莉因为生意谈判缺席,没想到,就此错过了见挚友最后一面的机会。陈晓旭病逝当晚,她在多伦多的公寓里,循环播放着《葬花吟》,把两人当年偷吃剧组点心的合照看了整整一夜。
现在的张莉,每天清晨坚持练瑜伽,周末就泡在图书馆里,偶尔还会和商界老友打打高尔夫。被问到保养秘诀时,她调皮地眨眨眼:“每天喝三杯水 —— 咖啡、茶、红酒。” 有网友翻出她 20 年前的采访视频,发现她早说过:“宝钗的判词是作者写的,我的人生要自己落笔。” 她确实说到做到,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又自在。
看着张莉晒出的春日写真,再想想《红楼梦》里 “金簪雪里埋” 的判词,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当年《红楼梦》剧组里的 “十二钗”,命运各不相同:有人离世,有人出家,有人渐渐沉寂。唯有张莉,挣脱了 “美人迟暮” 的魔咒,把 60 岁活成了新的起点。
有次访谈中,她被问及年龄焦虑,她淡然说道:“20 岁拼的是灵气,40 岁靠的是底气,60 岁比的是眼界。” 如今,她正筹备扶持女性创业的项目,说要帮更多 “宝姑娘” 撕掉标签:“美人不该被框在戏里,人生更不该困在别人的剧本里。”
结语:
从当年镜头前低眉浅笑的薛宝钗,到如今在现实世界里掌控人生的传奇女性,张莉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固定的剧本,只要有勇气和决心,就能把日子过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正如她在自传里写的:“曹公给宝钗安排了雪埋金簪的结局,我要让张莉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