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曾经连续三个年头组织了一些海边捡垃圾活动的环保志愿者,此刻,我不得不感到羞愧,那时我给活动起了个更好听的名字“碧海环保行动”。说到底,跟现在常看到听到的的“净滩清滩”活动,大同小异。现在回想起来,随行的摄像机拍着我扛着“碧海环保行动”的大旗,现场采访我
请倾听东亚江豚的哭泣
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已经思考五天时间了。究竟写不写,该如何写这篇文章呢?其实写出来积郁在心中的各种情绪,也是件好事,免得一个人继续郁闷。
作为一个曾经连续三个年头组织了一些海边捡垃圾活动的环保志愿者,此刻,我不得不感到羞愧,那时我给活动起了个更好听的名字“碧海环保行动”。说到底,跟现在常看到听到的的“净滩清滩”活动,大同小异。现在回想起来,随行的摄像机拍着我扛着“碧海环保行动”的大旗,现场采访我的场景,恍然如隔世。
说实话,我内心一直对各种垃圾充满着愤怒。尤其是在我1999年,刚刚热爱上观鸟后,那年冬天,满心欢喜的看到远处树杈子上飘摇的很多“黑色翅膀”,以为是什么好鸟,像偷地雷的一样小心翼翼的挪过去,再定睛一看,原来树上飞着一片黑色的塑料带。
从那时起,心里就惦记上垃圾问题了。回想起来,在参与公益环保的一路上有“垃圾”相伴。
1999年—2017年,跟踪拍摄了一个镇上的所有垃圾问题。陆续跟三任副镇长沟通过当地垃圾露天焚烧问题,以及河道生活垃圾问题。2013年4月28日,在老天爷的帮助下,拍到了暴雨过后85%的河面上布满了垃圾的现场。那天早上从五点半多开始一直沿着河道徒步拍片,到八点半算是走完了全程。拍的是很顺利,这辈子都不想再到那条垃圾河周边。
后来,这些图片,以各种方式到了相关领导的手里。自然,得到了高度重视,那条河道的各种垃圾在一个月内被清理完毕,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当地政府一直在不断整改黑臭水体的问题。再去回访时,河道里的垃圾问题确实被解决了。
再一次跟这个镇上的垃圾打交道,还是因为某镇上的垃圾露天焚烧问题,从2013年11月初开始,我看到了野外露天焚烧垃圾的现场,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场地里星星点点的火光,明明灭灭,像传说中的鬼火一样,于是就投诉到当地环保部门,带领区环保局工作人员去焚烧现场,并多次投诉到市环保局。一直到2015年底,我多次坚持拍垃圾焚烧场的现场,并投诉此违规的露天焚烧场。最终,这个垃圾焚烧场被全面关停,成了垃圾周转站。2016年去拍摄现场的时候,在巨大的堆的比山还高的垃圾停放现场,我被熏得直想呕吐,匆匆忙忙拍摄记录完毕就离开现场。
2011年到2013年,对中国“名山垃圾之困”这个命题尤为关注。因我是个“伪登山爱好者”,真正用于爬山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却无法忍受心中的神圣泰山上垃圾遍布的现场。于是从2011年爬完泰山之后,开始想办法,关注并折腾泰山垃圾的问题,跟泰安市文明办及泰山管理委员会取得联系,谈了我对名山垃圾问题的看法。2012年国庆节后,在泰山周边呆了十一天,独自爬了四条旅游线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时受到了泰安市电视台的跟踪报道和采访。2013年5月,在大型公益纪录片“善行天下”对我个人专访的拍摄过程中,我还是没有放过泰山垃圾的问题,带着摄制组一行四人,从泰山脚底一直拍到了中天门,而后坐缆车到了山顶。这个片子的播出产生了一些社会影响,后来据泰山上的清洁工人告知,后期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还曾经来过泰山做垃圾问题的拍摄。当我2014年8月及2016年3月再次登上泰山时,明显感觉泰山上的垃圾问题是有巨大改观。
2015年8月到12月,关注并干预了烟台一条入海河道的黑臭水体及垃圾污染问题。最终当地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河道里的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只是水体黑臭的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最近跟垃圾较劲,是2018年3月到5月底,为社区垃圾分类的问题,多次造访市环卫处。现在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和标注,并且目前已经有在地的环保组织承担了政府垃圾分类进社区的宣讲活动。所以,垃圾的问题,对我来说就可以告一段落。
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回忆跟垃圾打交道的过往。其实,是在跟目前的海洋公益净滩队伍共同分享一些感同身受的事情。
现在切入正题-------我们一起来倾听东亚江豚的哭泣。
话说2014年6月第一次入围由中海油基金组织的海洋微公益大赛十强,《以山东沿海为切入点的海水江豚保护行动》,这个命题,让我从2012年11月23日,自费调研走访宣传东亚江豚保护的相关事宜,走到了2018年9月28日。
这7个年头,我结结实实的看到一种悲哀,那就是海洋生态保护的公益活动模式,全国各地海岸带最多推广的还是在海边净滩清滩活动。内心开始产生了抗拒,尤其是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在不同基金会的海洋公益申报中,“东亚江豚保护”项目败给了海洋净滩类公益团体。好吧,我可以继续自费来宣传东亚江豚保护。
最初,对组织大家到海边净滩活动产生质疑,是在2012年12月份,当时正在给烟台200多名大学生们进行公益行动培训,其中一个大学生男生现场提问了我一个问题,“任老师,为什么我们学校社团每次组织我们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都是到海边捡垃圾呢?难道我们大学生的价值就是捡垃圾吗?”我听到他的问题,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便圆场,“海洋保护公益活动有很多方式,课后我们可以继续交流。”课后,他跟我讲了诸多困扰。
2013年3月5日,雷锋日之前,我相对熟悉的一个义工团队负责人,打电话兴冲冲的告诉我,今年他要在雷锋日当天,组织一千名大学生到海边捡垃圾。当时我真想制止他。话在嘴边,不知该如何表达。
2016年,还是我一位老朋友,她想让我策划一个海洋公益保护类的项目,由她负责的山东沿海各地的义工服务队来完成,她跟我说可以申请到20万的资助。于是我很欢天喜地的把所有关于东亚江豚保护的资料,以最快的速度按照她们团队的需求重新进行了PPT及文字材料的编写。一个月过后,她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把东亚江豚保护的项目改成组织各地义工们到海边捡垃圾?我们这里的义工都没有专业知识,觉得难运作。”我说,“如果是改成到海边捡垃圾,那就不用我来改了。您让别人改吧。”2017年底,她又打来电话,问我能不能帮她做个组织大家到海边捡垃圾的方案。我实在是不想做,就推辞了。
2018年4月,东亚江豚保护的事情,实在不愿意再贪污在我自己这里了。明明一直心急火燎的,从2012年11月23日,就开始上火,还只能天天遭遇各种到海边组织大家捡垃圾的模式,陪着大家一起看各种净滩清滩活动现场,无奈的看着可怜的东亚江豚在海岸带不远处默默的哭泣。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2013年7月开过的玩笑,“从现在开始,我已经移情别恋东亚江豚了。”是的,同样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东亚江豚,至今仍然处于被各个层面漠视和遗忘的境地。
“海水江豚也是江豚”这条宣传口号以及横幅,我已经用了六个年头了,带着这条横幅自费走过了全国十五个省份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目的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东亚江豚这个濒危物种的存在,我要把它们的命运带进公众视野,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保护它们的行动中来。
2018年5月到9月间,多次到大连周边海域进行东亚江豚保护的现场调研及宣传。
最近几个月对于“东亚江豚保护”这个濒危物种的保护来讲,是个值得庆祝的阶段。
首先是7月2日,中国绿发会“中华保护地项目”--“中华海水江豚保护地大连”项目已经审批下来。7月26日,“东亚江豚保护公益众筹”上线腾讯公益。
8月8日,“共同守护东亚江豚的家园”参加了中国象山第二届海洋公益大赛,8月24日,晋级前三十强,9月15日,晋级全国海洋保护公益创投项目十强。
8月16日,“共同守护东亚江豚的家园”项目参加了WWF“蔚蓝星球”海洋公益类项目的申报,9月8日得知,最终排位第七,与最终决赛无缘。
2018年9月17日,从宁波象山回到大连之后,我继续马不停蹄的为东亚江豚保护的事情奔走在大连。
从9月20日至9月28日,先后去了四次大连周边高校,一次小学,一次自然博物馆,两次星海湾东亚江豚保护地,一次辽宁省水产研究所。几乎天天在跟不同的群体在沟通东亚江豚保护的事情。
现在,可以讲的是“东亚江豚”这个物种,在国内前几十年的基础教育中,没有涉及。
这些天被询问的大学生们,除了两个曾经参加过“东亚江豚保护”系列活动的,其他六十多名都给出了标准答案,“没听说过东亚江豚”。
中小学生们就更不清楚东亚江豚的存在了。
让我特别感慨的是,在9月23日,六天前的周末上午,在“中华东亚江豚保护地大连”的主力宣传阵地,我们碰到了两批在海岸边捡垃圾的公益团队,在黑石礁那里也有一个团队在海边捡垃圾。
真的特别想告诉大家,请静心倾听东亚江豚的哭泣!!!在大家每次清滩活动的现场,在不远处的海水里就生活着一种被各个层面漠视的,被遗忘了多年的东亚江豚。
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个星海湾及周边海域累计发现了30多头死亡的东亚江豚。网上还有相关的资料。
我们的海洋公益环保活动参与者,多少年来,在循规蹈矩的,默默无闻或者声势浩大的捡垃圾清滩。而多少年来,就在不远处的东亚江豚在默默的死于非命,继续生活在被大家遗忘的海洋的角落里。
2018年公布了长江江豚的科考数据,整个长江流域还剩下1012头淡水江豚。而东亚江豚呢?第一次正式的科考在2018年6月8日才开始进行,中央电视台及一些媒体对此事做了大篇幅的报道。
根据这些年,我的完全不科学不专业的统计方法,每年在中国的海岸线上死于非命的东亚江豚的数量不低于2000头,有可能超过3000头以上。
是的,从2012年11月23日,对于我这个“多管闲事”的热爱大自然的人来说,最大的瓶颈,是科研数据。所有的交流对象,几乎都建议我写篇论文,用科学的数据以理服人。可是我到哪里才能找到相关的科学数据呢?四年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工作经验,已经让我运用到了各种环保公益活动中了。
现在我们可以抛开科学数据,用各种模式各种传播方式,告诉大家告诉您身边的每一个人,国家二级濒危物种东亚江豚正在大海里哭泣。
是的,可能,对于一些海洋公益团队来讲,净滩是个保留项目,必须要运作,那么“东亚江豚保护”的项目,未来可否也成为一个保留项目呢?我们不需要花费高额的巡海船费,不需要各种额外的开支。就是在净滩的过程中,举手之劳,多一条横幅,让更多的人知道东亚江豚的存在。
试想?如果让您去参与一个完全未知的生物的保护,您会去吗?大熊猫可爱吗?我至今没有见到过动物园以外的大熊猫,但从小就知道这个物种存在的价值。
东亚江豚,是渔民们常说的“海猪”“猪鱼”“江猪”,是微笑天使,是渤海河神,是水中的大熊猫。
本来这篇涂鸦的题目是《净滩者,请倾听东亚江豚的哭泣》,刚开始写了没几句话,就改成了《请倾听东亚江豚的哭泣》。
是的,很多参与海洋公益的志愿者参与方式是净滩,大家已经是做了很多努力了。但现在以后,我们需要联合起来,让更多的人想办法,让更多的人倾听到东亚江豚的哭泣。
9月2日,在象山海洋公益大赛的项目投票阶段,我收到了一位来自蓬莱的群友的三张图片,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放生一条因为搁浅死亡的亚成体东亚江豚,当我兴高采烈地在几个群中告诉大家,一只搁浅的小东亚江豚被放归大海之后,没多久,发图片的群友告诉我,那条东亚江豚早就死于窒息。图片中呈现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标准的海葬。当然,这场海葬比直接剥掉东亚江豚的皮,或者到地摊上贩卖要文明的多。
我们更多的人一生无缘见到在大海中自由游弋的成群结队的东亚江豚。但是可以有很多机会告诉身边的人,在广袤的大海里,有一种濒危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东亚江豚。
共同保护东亚江豚,身体力行,从告诉您身边的每一个人,东亚江豚也是江豚开始!!!
感谢大家。感谢每一个关心东亚江豚命运的人。
任增颖
2018年9月28日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