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夏过后,太湖边的农事又添新景。昨天(5月10日),记者了解到,太湖沿岸多地的莲藕种植工作已陆续进入尾声或顺利完成。片片水塘里,新栽下的藕苗正积蓄着生长的力量,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立夏过后,太湖边的农事又添新景。昨天(5月10日),记者了解到,太湖沿岸多地的莲藕种植工作已陆续进入尾声或顺利完成。片片水塘里,新栽下的藕苗正积蓄着生长的力量,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来临。
在吴中区临湖镇湖桥村,村民刘承山承包的约60亩藕塘不久前完成了全部栽种工作。今天上午,记者来到湖桥村的藕塘边,只见一片广阔的水面静谧而充满生机,虽然还未到荷叶田田的盛景,但水下已然播种了满满的希望。刘承山正穿着防水裤,站在塘边仔细察看刚栽下不久的藕苗区域情况。“今年这60亩塘,我们前前后后忙活了有大半个月,总算是都种妥当了。”刘承山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水塘,脸上带着忙碌后的踏实感。
种藕是个精细活,从藕种的选择到下塘栽种,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我们选的藕种都是芽头饱满、藕身健康的,这样才能保证成活率和将来的产量。”刘承山介绍,虽然栽种过程已经结束,但后续的管理一点也不能松懈,水位调节、适时除草等都关系到莲藕的生长。“我们这里主要种植两大类,一种是菜藕,口感比较脆爽,适合炒菜、凉拌;还有一种是糯米藕,就是大家常吃的桂花糯米藕那种,口感比较粉糯。”他笑着说,“两种藕各有各的市场,都能满足不同食客的口味。”
种好莲藕的塘面 记者 刘达/摄
在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一处基地中,种藕的工作正在收尾。记者走近塘边,只见塘水略显浑浊,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一节节约一尺长的藕种,按照一定的间距,轻轻按入水下的软泥中。“这藕种是我们精心挑选的,芽头要饱满,这样成活率才高。”一位正在取藕种的阿姨对记者说,她种藕已经有十多年经验了,“种的时候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了出芽慢,太浅了容易被水冲走或者被太阳晒坏,大概埋入泥中十厘米最合适。”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深度,随后又迅速地拿起一支藕种,蹚入水中,精准地将其栽下,动作一气呵成,水面仅漾起一圈小小的涟漪。
谈及今年的收成,刘承山显得信心满满:“按照往年的经验和今年的气候条件来看,如果后期天气给力,管理得当,预计到7月10日左右,头茬的菜藕和部分嫩藕就可以开始采收了。那时候,鲜嫩的太湖莲藕又能丰富大家的餐桌。”他表示,虽然种植莲藕辛苦,但一想到几个月后就能收获沉甸甸的莲藕,心里就觉得有盼头。(记者 刘达/文)
来源:名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