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说句不好听的,谁愿意二十出头年纪轻轻,脑袋上冒出几根白毛,走在街上像被生活抽了好几记大嘴巴似的。
偏偏这事就跟催债似的,说来就来,甭管你熬了多少夜,喝了多少奶茶,也甭管你多讲究护发,白发照样蹭蹭往外冒。
看着镜子里那几撮不合时宜的白发,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老了”“肾虚”“压力大”。但真相呢?有些人年过六旬,满头乌黑;有些人才上大学,鬓角却早已苍白。这白头发的事,说到底,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中医有言:发为血之余,肾之华也。这话不是随口胡诌的,而是千年经验的沉淀。毛发的颜色、粗细、生长速度,其实都是身体内部代谢的晴雨表。
尤其是白头发,往往是黑色素合成能力下降、毛囊功能减退的表现,背后牵扯的,不只是肾虚那么简单。
咱们先别急着抓药煎汤,先来捋捋这个事背后的门道。
现代医学研究已经发现,毛发的黑色素主要由毛囊中的黑素细胞合成,而这些黑素细胞的活跃程度,则直接受体内多种营养素的调控。你以为生个白头发就是缺钙?不!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真正影响毛发黑色素合成的,是以下五种关键营养素:铁、铜、维生素B族、酪氨酸和蛋白质。
是不是有点出乎意料?别急,咱一个一个讲,且听老夫慢慢道来。
第一,铁,气血之本。
中医讲“血热生风,血虚生燥”,可见血的充盈与否,直接影响毛发的生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缺铁性贫血的人往往面色苍白,头发干枯,甚至早白。
据《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的一篇研究指出,年轻白发患者中,超六成存在轻度至中度铁缺乏。这不是小数,是一群人都在忽略的问题。尤其是月经量大、素食为主的女性,更容易陷入缺铁陷阱。
第二,铜,黑色素的催化剂。
这东西在中医里叫“青金砂”,现代研究发现,铜是酪氨酸酶的激活因子,而酪氨酸酶正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
怎么理解?简单说,没有铜,黑色素就像没电的灯泡,啥也干不成。2015年《营养学报》的一项调查显示,白发人群的血清铜离子水平,普遍低于正常人群三成以上。你说这事能不重视吗?
第三,维生素B族,代谢的发动机。
这玩意是身体里各种酶的“亲妈”,没有它们,代谢系统就像瘫痪的江湖帮会,一片混乱。
尤其是维生素B6、B12和叶酸,它们直接参与核酸合成和红细胞新生,间接影响到毛囊的营养供应。
研究发现,一些长期素食、节食、饮食不规律的人,维生素B族长期摄入不足,导致黑素细胞功能下降,白发频出。
第四,酪氨酸,黑色素的原材料。
这可是个关键角色。酪氨酸是黑色素的直接前体物质,缺少它,黑色素就无米下锅。
中医讲“精血化神,神藏于肾”,酪氨酸也与肾精相关。现代研究表明,补充L-酪氨酸可以有效提高毛囊中黑素细胞的活性,延缓白发形成。
所以你要是每天吃得清汤寡水,连豆腐都不舍得碰,那头发白不是天意,是自找的。
第五,蛋白质,毛发的根基。
发者,血之余也,但也是“气有余则生毛”。这“气”,在现代生理学里,很大部分就是蛋白质的代谢功能。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没有充足的优质蛋白,毛囊根本无力生发,更别说黑发了。
中医里有句话叫“脾为生化之源”,意思是说脾胃好,营养吸收就好,头发自然旺盛。
现实中,不少人一边追求瘦身节食,一边抱怨头发越来越稀、越来越白,实则是饮食失调、营养匮乏的恶果。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我天天吃饭喝汤,怎么还长白头发?
这就得说到“吸收”这俩字。吃进嘴里不等于吸收到体内,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你脾虚、胃寒,就算吃再多好东西,也只是过路财神,留不住。
这就是为什么中医强调“调脾养胃”,因为根基没打牢,营养素再多也等于白搭。
再说点真事儿。
2021年,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接诊了一位24岁的男生,工程专业,天天熬夜敲代码,饮食不规律。头顶白发成片,看着像三十多岁。
检查后发现,他体内铁和维生素B12严重不足,肾功能也偏虚。医生建议他调整作息,补充营养,半年后复查,白发明显减少。这不是神话,这是科学和规律的胜利。
还有广东某地一位中年女性,天天喝凉茶,结果脾胃被伤了,食欲差,头发干枯发白。后来调理脾胃、补充蛋白和酪氨酸,不到三个月,头发乌黑亮泽,连邻居都羡慕得不行。
白发不是命定,它是身体给你发出的信号,你若视而不见,它就会越来越多,直至不可逆转。
那么,这五种营养素该怎么补?
铁:红肉、动物肝脏、黑木耳、菠菜,但记得维生素C能促进吸收,别光吃铁不管吸收。
铜:动物内脏、坚果、全谷类,别吃太多,铜多了也伤身。
维生素B族:全麦、糙米、瘦肉、蛋黄,尤其B12只有动物性食物才有,素食者务必注意。
酪氨酸:奶制品、豆制品、鱼类、坚果,尽量天然摄入,别迷信保健品。
蛋白质:鸡蛋、牛奶、豆腐、瘦肉都行,关键是“优质蛋白”,别一味追求高蛋白粉,伤了肾不值当。
当然,中医还讲究辨证施治。比如肾虚型白发,可服六味地黄丸滋养肾阴;气血虚型者,可用当归补血汤;脾虚湿重的,可配以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
这些方子不是万能灵药,但在辨证基础上使用,确有奇效。
最后老夫要唠叨一句:
别等白发如潮水般涌来才想补救。头发是身体状态最敏感的晴雨表,早发现、早调理,才是正道。别信什么一涂就黑的染发膏,那不过是障眼法。
真正的养发之道,是身体里的气血调和,是营养的精准配合,是作息起居的自律坚持。
黑发,不只是美,更是健康的象征。你若不负身体,身体亦不负你。
如诸位看官觉得此文有理,不妨转给身边那些“头发比年龄还老”的朋友。调理之道,贵在知早,贵在坚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内科杂志》2013年第52卷第8期,关于青年白发与铁元素关系的临床研究
2. 《营养学报》2015年,第37卷第6期,铜离子缺乏对白发形成的影响
3.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0年第27卷第2期,中医辨证论治白发的临床观察
4.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门诊病例报告,2021年公开病例资料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营养指导手册,2021年版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萤火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