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蜂毒,是工蜂毒腺和附腺分泌的透明毒液,主要有效成分包括蜂毒素、蜂毒神经肽、磷脂酶a、透明质酸酶等 ,其中蜂毒素约占蜂毒干重的50%,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艾滋病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在大众印象里,蜜蜂蛰人带来的疼痛让人避之不及,然而,小小的蜂毒,却有可能成为抗癌领域的“奇兵”,引领一场医学革命。
蜂毒,是工蜂毒腺和附腺分泌的透明毒液,主要有效成分包括蜂毒素、蜂毒神经肽、磷脂酶a、透明质酸酶等 ,其中蜂毒素约占蜂毒干重的50%,具有抗炎、镇痛、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艾滋病及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蜂毒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显著。比如在乳腺癌研究中,蜜蜂毒液和蜂毒肽能够特异性降低乳腺癌细胞的生存能力,在短短60分钟内就能破坏癌细胞的细胞膜,导致三阴性乳腺癌和高表达HER2的乳腺癌细胞死亡,且对正常细胞影响极小。其抗癌机制是多方面的,除了直接破坏癌细胞膜,还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凋亡受阻有关,蜂毒能激活相关凋亡信号通路,促使癌细胞走向死亡;在免疫调节方面,蜂毒可以增强巨噬细胞的杀伤能力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让免疫系统更好地识别和清除癌细胞 。
目前,蜂毒抗癌的研究大多还处于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阶段。将蜂毒真正应用于临床治疗癌症,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去除蜂毒中的致敏源和毒素,如何保证其在体内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及怎样优化给药方式等。但这并不影响蜂毒抗癌研究的光明前景,随着科技发展和研究深入,蜂毒有望成为抗癌药物研发的新方向,为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开启抗癌治疗的新篇章。
谢谢您的支持关注点赞评论收藏转发!
来源:蜂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