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些是点头之交,有些是利益伙伴,有些是酒肉朋友。
作者:青衣
人到中年,经历的事情多了,渐渐明白:
这世上最难得的,不是财富、地位,而是一个真心为你高兴的人。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些是点头之交,有些是利益伙伴,有些是酒肉朋友。
但真正能在你成功时由衷喜悦、在你幸福时真心祝福的人,寥寥无几。
成年人的世界里,嫉妒是常态,祝福是稀缺品。
真心为你高兴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1932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上海法租界的鲁迅寓所,响起急促的敲门声。
打开门,鲁迅看见浑身湿透的瞿秋白站在雨中。
原来此时的瞿秋白已经走投无路,无处可去。
鲁迅二话不说将他迎进屋内,安排在最隐蔽的阁楼住下。
此后数月,鲁迅不仅冒险掩护瞿秋白,还特意购置新书桌,让他在阁楼安心写作。
1935年,当鲁迅得知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就义的消息时。
这位以笔为刀的硬汉,竟伏案痛哭。
他强忍病痛,夜以继日地为亡友整理遗著《海上述林》,甚至自掏腰包秘密印刷出版。
在给友人的信中,鲁迅写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你的成就而嫉妒,不会因你的幸福而酸涩。
他们会在你得意时鼓掌,在你失意时伸手。
反观现实,多少"朋友"在你升职时,阴阳怪气地说"肯定是靠关系"。
在你买房时,假意恭喜却暗讽"现在买房不怕跌吗"?
成年人的社交圈里,能找到一个不计得失为你高兴的人,已是莫大的幸运。
见不得你好的人,趁早远离
1946年的上海,张爱玲与炎樱这对闺蜜形影不离。
她们一起逛霞飞路买口红,在咖啡馆讨论文学,炎樱甚至为张爱玲的《传奇》设计封面。
但当张爱玲与胡兰成相恋时,炎樱却在文艺沙龙里,传播"张爱玲为了他抛弃好友"的流言;
1952年张爱玲赴港发展,炎樱给身在美国的她写信炫耀:"我现在比你出名了。"
晚年的张爱玲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我不再和她来往了,每次我过得稍好,她就变得很奇怪,好像我的幸福会夺走她的什么。"
人性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职场里,那个总说"还是你运气好"的同事,在你汇报方案时突然沉默;
亲戚聚会上,听说你孩子考上名校后,立即转移话题的二婶;
同学群里,你晒度假照片后,阴阳怪气说"真羡慕你不用上班"的老同学。
中年以后,要学会筛选关系。
就像张爱玲最终做的那样,那些见不得你好的人,无论曾经多亲密,都要果断疏远。
你的真心很贵,别浪费在只会消耗你的人身上。
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成就
1959年,29岁的巴菲特在奥马哈的咖啡馆,第一次见到35岁的查理·芒格。
两人聊了五小时还意犹未尽。
当时巴菲特正在收购桑伯恩地图公司,芒格不仅全力支持,还抵押房子凑了10万美元入股。
1985年,当巴菲特决定关闭纺织业务专注投资时,所有人都反对,只有芒格说:"早该这么做了!"
2008年金融危机时,伯克希尔股价暴跌32%。
80多岁的芒格,每天早晨5点就到办公室,陪巴菲特接听一个个恐慌的投资人电话。
事后巴菲特回忆:"查理从不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他只是问'现在需要我做什么'"。
芒格曾说:"巴菲特成功时,我比他更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理念,被证明是对的。"
这种超越个人得失的喜悦,让他们的合作持续了60年,创造了年均20.3%的投资奇迹。
真正好的关系,不是互相消耗,而是彼此滋养。
最高级的相处模式,是希望对方过得好,并且愿意为这份"好"添砖加瓦。
可惜现实中,太多关系充满了算计:
创业伙伴计较谁付出更多,夫妻较劲谁赚钱更多,兄弟姐妹攀比谁更孝顺父母。
这样的关系,只会让人精疲力尽。
人到中年,珍惜那些真心为你高兴的人
黄渤在《人物》专访中讲过两个故事:
早年跑龙套时,有次他蹲在片场吃盒饭,一个场务故意踢翻他的饭盒:
"长这样也配当演员?"
2018年他获得金马奖最佳男主角时,同一位场务满脸堆笑来敬酒:
"渤哥,我早就看出您会红!"
这世界很现实,你弱的时候,坏人最多;你强的时候,"好人"最多。
但那些无论你强弱,都始终如一希望你过得好的人,才是生命中的珍宝。
就像黄渤的发小高虎,在他穷困时介绍他演《上车,走吧》,在他爆红后反而减少联系:
"你现在需要的是更专业的朋友。"
直到黄渤父亲患病,高虎连夜开车带专家来会诊。
真正的情意从来都是发自内心的,想为你做点什么
作家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写道:
"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你所羡慕的人,可能正在羡慕你。"
中年以后,不必再费心经营虚伪的关系,不必再讨好那些嫉妒你的人。
真正的成熟,是学会分辨:
谁在消耗你,谁在滋养你。
衡量一切关系的标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对方是否真心为你高兴?
如果是,请像鲁迅珍藏瞿秋白的手稿那样珍惜;
如果不是,就像张爱玲离开炎樱那样决绝。
愿你余生,所遇皆良人,所爱皆真心。
有人为你喝彩,也有人值得你为之鼓掌。
来源: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