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生:拓展风景园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03:46 1

摘要:5月10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在参加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和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上提出,风景园林应遵循造福人民这个根本价值取向,秉承百姓园林理念,立足解决实际问题。

2025

5月10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李如生在参加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城市绿化和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上提出,风景园林应遵循造福人民这个根本价值取向,秉承百姓园林理念,立足解决实际问题。

李如生认为,应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专业优势和潜力,从城市安全、市场活力、百姓需求、文化传承、治理模式等角度入手,拓展风景园林专业能力。

一是能不能解决安全问题。风景园林专业在维护生态安全、防范自然灾害风险、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风景园林专业可以提供资源供给、气候调节、环境支持、文化体验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风景园林专业可以通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更好地发挥风景园林生态功能,来防御和缓解洪水、台风、地震和地质灾害,修复城市和乡村生态系统,应对和适应极端的气候变化。我们对风景园林的认识,应该从绿色基底延展到生命系统和安全保障。

二是能不能提升市场活力。风景园林专业在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魅力、营造消费场景、增加经济活力、共建百姓家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公园绿地对周边区域经济活力有较大影响,比如对周边房地产、商业、消费空间都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现有存量公园绿地,在满足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也有很大的商业运营空间。风景园林不仅是能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基础设施,还能创造或提升多种市场价值的绿色空间载体。

三是能不能融入百姓生活。风景园林专业在百姓休闲、健康、文化、教育、节庆、社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小区到社区、城区、城市公园绿地,从村庄到乡镇、县城公共空间,从社区花园、口袋公园、绿道到城市绿地系统,从儿童、中青年、老人到全龄友好服务,在绿色空间中培育良好的社会关系,引发情感共鸣。风景园林专业可以满足百姓多样化生活需求,提供百姓情绪价值,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四是能不能传承文化基因。风景园林专业在中华文明溯源、文化底蕴积淀、历史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现有世界遗产59处,其中大部分都与风景园林相关,比如皇家园林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江南私家宅园苏州园林,陵寝园林中山陵,寺庙园林峨眉山、武当山、五台山,丹霞地貌遗产代表丹霞山,这些都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案例,是精致的国家名片,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场景。只有通过广泛的大众传播,才能使园林文化遗产得到持续传承、活化和再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五是能不能创新治理模式。应积极发挥风景园林专业机构和专业工作者作用,扩大志愿者、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加强规划协同、科技赋能、数字赋能与百姓需求互动等方面研究和实践。目前社区营造由专业人员主导,基层组织统筹协调,居民志愿者、民间组织深度参与,鼓励社会捐赠和赞助,探索包括调研、策划、设计、营建、运维、评估等全过程管理机制,推动了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社会实践意义。面对经济下行、投资乏力、消费不足等困难,风景园林专业工作者能不能更广泛、更深入地走进社区、乡村,走向千家万户,通过更扎实、更接地气的专业实践,来激发绿色空间社会共建共享,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