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3起骗享税收优惠典型案例(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7731/content.html)。分别是:
2025年,税务机关陆续公布了三类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涉税案例,基本可以看出2025年“以数治税”的方向和重点会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骗享税收优惠
2025年1月7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3起骗享税收优惠典型案例(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7731/content.html)。分别是:
1、骗享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
山西省临县裕民焦煤有限公司通过虚报研发费用,违规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54万元。
2、骗享软件产品即征即退优惠
犯罪团伙通过控制深圳市创宜隆科技有限公司,违规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在没有真实业务的情况下,违规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的税费优惠政策,被追缴违规享受的“即征即退”增值税742万元,并加收滞纳金,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及下游犯罪团伙一并收网打击。
3、骗享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优惠
衢州市创安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通过控制4家个体工商户,将该企业员工工资支付给上述4家个体工商户伪造成咨询收入,再由个体工商户利用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违规开具与实际业务不符的增值税普通发票238份,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726万元。同时,将虚开发票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2025年5月6日,国家税务总局再次发布3起骗享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案件(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80/c5240229/content.html)。分别是池州市东至县荣峰再生资源回收站及盛荣峰骗享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偷税案件,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39.74万元;大连市沙河口区星海名媛美容院骗享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偷税案件,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5.12万元;阿拉尔市宏润运输有限公司骗享小规模纳税人税费优惠偷税案件,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42.31万元。
小规模纳税人由于体量小,历来都一直被认为属于“放养”对象,通常不会引起监管部门关注,且过去多年也确实不曾被关注。
从上述案例看,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在“以数治税”的强大监管水平下,只要触碰税收违法行为,都会被一视同仁对待。
除了上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优惠外,实务中常见的还有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尤其是连年应纳税所得额在250万元至300万元之间的更要注意)、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尤其是公司有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且金额较大的更要注意)、技术开发服务增值税免税优惠(尤其是软件开发不能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更要注意)等,都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已经享受此类优惠的企业,需要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提前准备好留存备查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二、涉税中介违法违规
2025年3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5起涉税中介违法违规案件(https://www.chinatax.gov.cn/chinatax/n810219/n810724/c5238901/content.html),分别是:涉税中介机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违法涉税策划;涉税中介机构变造国家机关证明文件为客户办理清税业务;3起涉税中介机构虚开增值税发票。
涉案中介机构分别被没收违法所得、补缴税款、处以罚款,相关人员被治安拘留或被判刑。
随着《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8号)在2025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从2025年5月1日起,涉税中介结构为客户提供一般税务咨询、专业税务顾问、税务合规计划、涉税鉴证、纳税情况审查等涉税专业服务的,应当于业务委托协议签订或者变更、终止之日起30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业务委托协议要素信息(合同强制报备)。
监管部门要从源头上开始加强对涉税中介机构的监管,合同报备了,不一定会被检查,但若被检查,发现合同没有报备就会影响后续的信用积分、被纳入负面信用记录甚至可能被吊销营业执照。
三、高收入个人偷税
2025年3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发布对网络大V司马南涉嫌偷税案件的通告(http://beijing.chinatax.gov.cn/bjswj/c104182/202503/790c868ccbf7466d819291803bf6aa8a.shtml)。
税务稽查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以数治税”),发现网络大V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62.43万元。其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又是“个独”类型经营主体)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等方式,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对司马南及其实控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6.94万元。
这是继2024年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后,在2025年影响最大的一起网红偷税案。
高收入个人除了网红之外,还有其他高收入个人,如律师、金融从业人员、公司股东等,特别是在海南享受15%个税优惠的高收入个人,注册个体户享受减半征收个税的个人,该类人员的全部收入是否都如实、准确申报了个人所得税,在“以数治税”监管的威力下,都会原形毕现。
增强合规意识,多读书,读好书~《中小企业税务与会计实务》(第2版,各大电商有售)
来源:张海涛财税政策解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