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宁仁勇神师自幼出家,初习天台教法,后慕禅宗之风,决心参神悟道。他曾慕名拜访雪窦重显禅师,却被呵斥为"央库座主",即糊涂蛋的意思,愤而发誓若道价不过雪窦,誓不归乡。后转往泐潭寺参学,十余年疑情未解。后闻杨岐方会禅师在云盖山弘法,前往参渴,未及开口便顿明心印,得
保宁仁勇。
高僧,保宁仁勇。保宁仁勇生卒年不详,俗姓竺,四明人,今浙江宁波。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师承杨岐方会神师,与白云守端同为方会法嗣。
保宁仁勇神师自幼出家,初习天台教法,后慕禅宗之风,决心参神悟道。他曾慕名拜访雪窦重显禅师,却被呵斥为"央库座主",即糊涂蛋的意思,愤而发誓若道价不过雪窦,誓不归乡。后转往泐潭寺参学,十余年疑情未解。后闻杨岐方会禅师在云盖山弘法,前往参渴,未及开口便顿明心印,得杨岐神师印可。
杨岐方会圆家后,仁勇禅师与同参白云守端禅师游方参学,研极玄奥,终成一代宗师。保宁仁勇禅师后住持金陵保宁寺,以禅法接引四方参学者,门庭兴盛,影响深远。
上堂说法,常以诗偶表达禅机,如天上无弥勒,地下无弥勒,打破太虚空,如何寻不得?其语言奇崛,直指本心,令学人顿悟,以机锋峻烈著称。常以"如何是佛","如何是道"等公案接引学人,如"近火先焦","泥里有刺"等答语,直指学人妄念,令其当下契悟。
保宁仁勇神师曾云游至潭州,今湖南长沙,在楚王马殷支持下修建开福寺。三十年后,他重返潭州,发现开福寺已成为著名禅林。在湘江西岸发现风水宝地,立愿建寺,得楚王马希范捐资支持,仿开福寺布局建成谷山寺,后称宝宁禅寺,成为湖湘著名佛寺之一。
宋代,谷山寺纳入政府管理,成为正规寺院,僧侣剃度需经考试,谷山寺成为南禅僧人活动的重要场所,吸引众多禅师驻锡,弘扬佛法。
保宁仁勇禅师留有颂古诗偈,如《颂古一则》参究世尊拈花微笑公案,以"不唯天上与人间"等句,表达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其诗倡常化用柳宗元《江雪》等经典意境,如《漫漫大地盈天雪》以漫漫大地盈天雪,江湖一片难分别。谁道夜行人路绝表达禅者,超越物象、直契本心的境界。他的诗偶语言奇崛,机锋独到,对后世禅宗文学创作影响深远,成为禅宗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
来源:無境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