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搭到“心坎里”技能送到“指尖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07:57 1

摘要:“家人们快看!这个银行岗位,早八晚五,周末双休,还有五险一金!”招聘会现场,工作人员的热情推介,让求职者快速锁定目标。“我在培训班学会了制作PPT,在家接单就能赚钱。”陈莉通过技能培训开启了灵活就业新路径。

“没想到!这么快我就找到心仪的工作。”从登记求职意向到入职仅用了几天时间,37岁的邵国泽在“荣光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家人们快看!这个银行岗位,早八晚五,周末双休,还有五险一金!”招聘会现场,工作人员的热情推介,让求职者快速锁定目标。“我在培训班学会了制作PPT,在家接单就能赚钱。”陈莉通过技能培训开启了灵活就业新路径。

……

在二道区荣光街道,一个个鲜活的就业故事,正串联起就业创业服务“精准触达”的生动实践。

二道区荣光街道以技能培训赋能就业群体。

01

织密服务网络

三级体系构建“生态圈”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系着万家冷暖。二道区荣光街道党工委书记赵玉龙说,为破解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街道创新打造了就业创业三级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就像一棵大树,树冠指引方向、枝干输送能量、根系深扎基层。

近日,走进“荣光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这里正是赵玉龙口中三级体系的“顶层中枢”。“中心推出了‘能就业’精准招聘对接、‘好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稳就业’政策分析帮扶三大行动,通过街企联动、岗位匹配、技能提升等‘组合拳’,形成从职业认知到岗位胜任的全周期服务体系。”说起中心承载的“引擎”功能,赵玉龙如数家珍。

三级体系中的第二级,布局于就业创业服务的前沿阵地——社区。如今,在荣光街道下辖的11个社区,均设有就业创业服务站“。一进来,我只需登记个人信息和就业需求,工作人员就会为我提供精准的匹配服务,从选岗、面试到入职全程跟进。”荣光街道岭东社区居民李先生说,作为示范型服务站,岭东社区服务站已实现“岗位全透明”“薪资全公开”“技能全覆盖”,引得居民点赞声不断。第三级服务网络则以宣传阵地、合作企业和培训组织为三个模块,进一步优化服务形式、充实服务内容。截至目前,荣光街道设置386个宣传阵地,助力就业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157家合作企业,为居民提供优质岗位资源;8家培训机构,量身定制技能课程……“需求收集——精准匹配——跟踪服务”的完整链条已然形成。

02

云端线下联动

创新模式破解“信息差”

“以前招聘要花大量时间筛选简历,现在通过平台智能匹配,效率大大提高!”一家企业负责人对荣光街道数字化招聘模式赞不绝口。

荣光街道创新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就业创业服务新模式,究竟如何破解传统招聘中存在的“信息差”“供求差”“服务差”难题?在近日举办的“青春筑梦、职引未来”招聘会上了解到,企业利用街道工作人员提前制作好的小程序,在线登记用人需求、薪资待遇等信息,求职者可在手机上浏览岗位详情,享受智能推荐服务。“招聘会来得真及时,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求职,今天在这里不仅得到专业的就业指导,还找到了心仪的岗位。”刚刚拿到晟泽幼儿园抛出的“橄榄枝”,小张难掩兴奋。这场“云端+现场”相结合的招聘会,让80余家企业提供的145个岗位与众多求职者实现高效对接。不仅如此,荣光街道还通过整合社区广场、商业街区等场地资源,定期举办小型专场招聘会,方便居民“家门口”就近求职。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带岗”活动,让求职者足不出户即可“云端选岗”。数据显示,街道已累计举办招聘会43场,达成就业意向2070人次。

03

技能培训赋能

精准滴灌激活“新动能”

“我今年54岁了,今年年初参加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举办的月嫂培训班,现在已经在宝宝树月子中心找到了工作。”一提起这段经历,家住万通小区B区的李大姐就笑得合不拢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才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深谙此理,荣光街道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紧跟市场需求,开设涵盖短视频制作、面点制作、月嫂培训、养老护理等多元需求的技能培训班,为不同群体量身定制“成长套餐”。

这些技能课程成为灵活就业群体的“香饽饽”,今年30多岁的孙贺、周美娜等人就是受益者。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如今她们都在益善网络科技公司谋得兼职岗位。“老师授课内容很实用,关键不用坐班,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增加收入。”孙贺说,这份工作是“三全其美”。

在强化技能培训的同时,荣光街道还构建起“创业孵化+技能提升”双轮驱动机制。通过组建专家导师团,为创业者提供项目评估、商业计划书指导、小额担保贷款申请等全流程服务。今年已成功培育社区电商、文化创意等创业项目10余个,带动就业200余人,携手居民共绘幸福生活的崭新图景。

来源:长春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