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药香里的千年智慧,亦是舌尖上的东方香草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08:16 1

摘要:小时候,总喜欢去外婆家,因为外婆家庭院内有一个菜园。菜园里总有一丛紫苏,夏天被蚊子咬了,外婆随手揉碎叶子给我涂上,凉丝丝的止痒;炖鱼时扔进几片紫苏,腥气瞬间化作香气。如今每次闻到它的味道,就像回到那个蝉鸣悠长的午后——原来草木的芬芳,才是最好的时光机。

小时候,总喜欢去外婆家,因为外婆家庭院内有一个菜园。菜园里总有一丛紫苏,夏天被蚊子咬了,外婆随手揉碎叶子给我涂上,凉丝丝的止痒;炖鱼时扔进几片紫苏,腥气瞬间化作香气。如今每次闻到它的味道,就像回到那个蝉鸣悠长的午后——原来草木的芬芳,才是最好的时光机。

前日惊讶地发现:阳台上的花盆里长出了几棵紫苏的小苗,仔细一瞧,竟然是我喜爱的那种花叶紫苏,那一抹紫色,在雨水的润泽下,油油的,亮亮的,煞是可爱!早春时节曾经在花盆里撒下一些紫苏种子,不期然中,它竟给了我莫大的惊喜!

有人问:紫苏——是草药还是野菜?答曰:紫苏既是药食同源的草本植物,也是风味独特的野菜。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它被用作解表散寒的药材;而在餐桌上,它又是增香提味的佳品。可以说,紫苏完美融合了“医”与“食”的智慧,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藏。

它的叶子:宽卵形或圆形,边缘锯齿状,叶面皱褶明显,触感略粗糙。

它的茎秆:直立四棱形,分枝多,幼嫩时柔软,老后木质化。

它的颜色:叶片正反两面均为深紫色或紫红色,艳丽如晚霞。

它的花穗:夏季开淡紫色小花,成串垂下,玲珑可爱。

它的性味:辛温,归肺、脾经,能散寒解表、行气和胃。

它的传统应用:治风寒感冒,与生姜、红糖煮水(古方“紫苏饮”)。母亲曾经教会我用刚煮开冒着热气的紫苏汤熏走感冒风寒。

它能解鱼蟹毒,吃海鲜时搭配紫苏叶,可去腥防腐。

它的原产地:中国长江流域及东南亚,2000多年前《尔雅》已有记载。它的适应性极强,房前屋后、花盆阳台均可栽种,播种后1个月就能采摘,是“懒人园艺”的首选。

紫苏的叶片有独特的辛香,类似薄荷与肉桂的混合,初尝微苦,回味甘凉。

最经典的吃法就是紫苏炒田螺(去腥增香,夜宵摊的灵魂)。

也有紫苏焖鸭(祛除膻味,汤汁馥郁)。

还有凉拌紫苏(嫩叶切丝拌豆腐,清爽开胃)。

近有创意饮品:紫苏叶+柠檬+蜂蜜,泡成消暑特饮。

在我们这一带,煮紫苏汤制作霉酱豆又是一绝:

秋冬季节制作霉酱豆,把用切碎的红辣椒和生姜沫拌好的霉酱豆装进罐子了伏两天,再倒入煮开了晾凉的紫苏汤,霉酱豆便有了独特的腥味,而且这样制作的霉酱豆罐子表面就不会生白䃿了,放久了也不会坏。每当我制作霉酱豆时,都会想方设法去寻找散发着香味的紫苏杆。

我对紫苏的喜爱,源于小时候喜爱吃鱼。左邻右舍不管谁家煮鱼时,都要顺便摘几片紫苏叶放进鱼汤里煮一下。不管是煮鱼还是炒田螺,如果不放点紫苏叶,那鱼或者田螺便失去了灵魂。

我也曾经种植过紫苏,几年前偶得一片菜地,就兴高采烈地计划种上紫苏了。先是看准别人家门口的花坛里长出的一片紫苏苗,厚着脸皮向人家讨要几株,那人很大方,毫不犹豫地答应随意拔苗,一共拔了四五棵紫苏苗,分别移栽于菜地的东南西北中。稍微施了点肥,那紫苏苗便茁壮成长了,蓬蓬勃勃一大棵,夏天开花,秋冬时节结下很多紫苏籽。当我收起那干枯了的紫苏杆时,紫苏种子随即洒落一地,来年春天,撒过种子的地方,门前屋后,菜地里、小路边、瓦砾堆里,都长出了很多紫苏的苗,没加理会,它自个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长成了一丛又一丛的紫苏,惹得四邻八舍需要紫苏的便自来采摘。有一个亲友去北方过冬,还特意嘱我收割了一大捆带叶的紫苏杆晒干了带到北方,她说他们经常烧海鲜紫苏是必不可少的绝配。

我不但亲手种植过紫苏,也贮藏紫苏干。夏季来临,紫苏的旺盛时期,我会去采摘或者去农贸市场购买一些嫩嫩的紫苏叶晒干了冷藏于冰箱。秋冬季节,紫苏开花结籽干枯,我会去采一些紫苏杆晒干了放在家里备用:制作霉酱豆煮紫苏汤配料、风寒感冒时用来煮汤发表或者煮水热熏……总之,我家一年四季都能闻到紫苏特有的香味。

紫苏于我来说:它普通如野草,却让生活有了诗意。

来源:徜徉大自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