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新路子铺就乡村振兴“黄金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08:29 1

摘要:2016年,韩友从白城市农业局退休,本就热爱历史与文学的他,开始着手文学创作,将自己对土地的情感写入小说与剧本。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迸发的灵感与多年的农业工作经验相碰撞,使他创新出一种新的玉米种植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近日,在吉林省白城市的生产村,成片的耕地已经休整完毕,准备开启新种植季。一眼望去,有一片金黄色秸秆地在黑土的衬托下尤为显眼——这是一块特殊的试验田。

留有秸秆的试验田与两旁的黑土地对比明显

“去年,32亩的玉米,卖了72600斤粮食,垧产达到34031斤,亩产2269斤!”韩友报出这组数字,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

2016年,韩友从白城市农业局退休,本就热爱历史与文学的他,开始着手文学创作,将自己对土地的情感写入小说与剧本。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迸发的灵感与多年的农业工作经验相碰撞,使他创新出一种新的玉米种植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2024年不同阶段的试验田

“去年我们开始试验‘玉米免休耕速肥丰产模式’,主要特点就是创建了休耕带。”站在秸秆地旁,韩友一边比划一边介绍。眼前的地块上,种植带和休耕带交替排列。种植时,种植带实行留茬免耕播种,同时宽窄行种植耐密高产品种;休耕带进行秸秆翻埋,再种植豆科植物作为绿肥还田。每年种植带和休耕带进行制度性轮换。

“创建小休耕带不仅增加土壤肥力,还创造出了极好的通风透光条件,使种植带可以高密度种植,再用上有机肥,产量想不上去都难。”韩友算起“经济账”,“一垧地如果有25000斤的产量,就得有20吨秸秆,把这些秸秆都埋到休耕带里头,腐烂后相当于五六吨有机肥。”这不仅为农户节省买化肥的费用,增加的产量也将带来更多的收入,达到降本增效、增产增收的效果。

“听说去年试验田增产了几千斤,我今年留了三垧地,也准备试试这新模式。”自从新模式的好处在附近的村子里传开,十几个种植户准备加入进来,黎明村的贾起军就是其中一员。“现在种植得跟上科学,新方法刚出来,大多老百姓还不认可,但是用的人要是多了,大伙都说好,那这个方法就能铺开了。”

创新的秸秆还田机

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个种植新模式,韩友与白城市洮北区青山保护性耕作农机专业合作社一起“攒”出了一辆新式的秸秆还田机。合作社理事朱密哲介绍,“这台机器可以实现秸秆粉碎与还田,不是简单地把碎秸秆铺在地上,而是埋入田中,或是旋入土壤中,这样才能减少被风吹走的损耗,而且能加快腐烂速度,对于这种耕种模式来讲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耕种效率。”秸秆的全量还田不仅杜绝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还促进了黑土的保护和粮食的有机化,可谓一举多得。

碎秸秆已被埋入田中

5月7日前后,合作社前的试验田完成了秸秆还田,预示着新一年的玉米种植即将开始。今年,采用新模式种植的土地面积大大增加,随着天气变暖,无数种子将在期待中被播入土地,孕育新一年的希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