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辩:别掉入“自证陷阱”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09:06 1

摘要:林肯竞选总统时,南方势力造谣说他主张黑人和白人平等,在当时这几乎是 “颠覆” 的罪名。林肯的团队劝他在报纸上发布文章反驳,他拒绝了。他说:“你可以在某个时刻骗所有人,也能在所有时刻骗某些人,却无法在所有时刻骗所有人。”

若被人诽谤,切切不可分辩。我常见有人被诽谤,就分辩解释,多受了亏。你不分辩,一谤便罢,更无余患。——弘一法师

每一个人都会被人误解,特别如果你在一定领域内有了知名度和影响力之后,你被误解得会越深,流言蜚语、造谣诽谤会铺天盖地而来。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容易陷入“自证”的陷阱,结果越描越黑,反而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内耗之中。

有人问弘一法师怎么平息谣言,弘一法师写了两个字——“止辩”。

他打了个比方:“一张白纸染了墨点,你不动它,污渍就停在那里;你要是拼命擦,墨水反而会晕开,弄脏更大一片。”

人们都急着自证,可外界的声音像潮水,你越扑腾,反而被卷得越深。

林肯竞选总统时,南方势力造谣说他主张黑人和白人平等,在当时这几乎是 “颠覆” 的罪名。林肯的团队劝他在报纸上发布文章反驳,他拒绝了。他说:“你可以在某个时刻骗所有人,也能在所有时刻骗某些人,却无法在所有时刻骗所有人。”

后来他忙着解放奴隶、打南北战争,用行动让大家看到:当黑人拿起枪保卫国家,当种植园一个个倒下,偏见自然就松动了。事实比千言万语都有力量,就像树不会跟风解释自己为什么往上长,每年新增的年轮,就是最好的回答。

流言自古以来就比真相更容易传播,在现在这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更是如此。

有个农民歌手被恶意 P 图造谣,私信里全是脏话。他没在评论区跟人对骂,该种地种地,该唱歌唱歌,熬了四年等到法律还他清白。这让我想起老家的竹子,刮风下雨时弯弯腰,雨过天晴又挺直了,一声不响地往上长。沉默不是认怂,是知道有些事急不得,时间会把真相筛出来。

古人早就懂这个道理。王阳明被贬到龙场,有人说他谋反,他没忙着写文章自辩,反而在山洞里悟透了心学;范仲淹被人骂结党营私,贬官路上还惦记着 “先天下之忧而忧”,把糟心事变成了干实事的动力。就像老井里的水,有人扔石头搅浑水面,可等泥沙沉下去,水还是清的。真相不需要喊破喉咙,它自己会慢慢浮出水面。

真正心里有谱的人,不会被别人的话牵着走。莫言拿了诺奖,有人说他写不出好东西了,他扭头钻进书房,写出《晚熟的人》;屠呦呦研究青蒿素时,有人说老方法没用,她就一头扎进古书堆和实验室,熬了无数个日夜,最后把诺奖捧回了家。他们都明白:跟别人争论不如把事做好,自己做出的成绩,比一万句辩解都实在。

有时候想想,辩解就像对着风扔沙子,最后迷了自己的眼;沉默反而像河底的石头,稳稳当当的,等水流过,泥沙自然就冲走了。弘一法师临终写 “悲欣交集”,大概是说这世上的事,看过了、经历了,心里反而更透亮 —— 不用急着向别人证明什么,把自己的路走稳了,时间会帮你说清楚一切。

下次再遇到误解,不妨试试 “不辩”:该干嘛干嘛,让时间去过滤杂音。就像路边的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不用跟路过的人解释自己为什么长成这样,它站在那儿,四季流转,自然就说明了一切。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