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减灾保粮安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09:24 1

摘要:山西少雨缺水,十年九旱,年年春旱。今年3月以来,我省平均降水较常年偏少20%左右,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少40%左右,小麦受旱、春播受阻。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大风天数显著增多,旱情加剧。面对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以政策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群策群

山西少雨缺水,十年九旱,年年春旱。今年3月以来,我省平均降水较常年偏少20%左右,部分地区比常年偏少40%左右,小麦受旱、春播受阻。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大风天数显著增多,旱情加剧。面对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以政策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群策群力、共克时艰,打响了一场“抗旱、保夏粮、保春播”的攻坚战。

政策发力 资金到位强保障

短缺的降水、比常年偏高的气温,还有刮个不停的大风,这个春天,我省旱情较重,对小麦生长和春播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面对旱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唐登杰4月12日、4月18日两次作出批示指示,强调要“防大汛、抗大旱”“统筹抓好春耕春播、水利灌溉和田间管理,全力争取夏粮丰收”。省政府在17天内三次部署……

国家防总4月24日针对我省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要求全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水利部同日针对山西、云南启动干旱防御四级应急响应。省农业农村厅连续两个月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厅领导带队赴各地,查看墒情、调研对策,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省水利厅派出四个抗旱工作组赴临汾、运城等地开展工作指导,全省调度各类应急水源,利用水利设施对旱地进行补水浇灌,发挥大中型灌区主力军作用,从南到北启动春浇春灌抗旱保粮春季行动。

在这场与旱魔的赛跑中,资金活水以超常规速度奔涌。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拨付我省5410万元,重点用于对相关地区开展喷肥保苗、浇水补墒、农作物改种补种等农业生产抗旱防灾救灾措施的补助,助力减轻灾害影响。省级层面,省农业农村厅紧急下达省级小麦整建制单产提升项目资金5295万元,允许市县统筹使用“一喷三防”等项目资金。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已累计下达抗旱资金7500余万元,带动社会化服务组织投入超2亿元,织就了一张立体化的抗旱资金保障网,为山西抗旱注入了“强心剂”。

在政策工具箱里,组合拳效应持续释放,基层创新举措同样令人振奋。浮山县安排400万元,对春浇春灌的麦田每亩补贴130元;翼城县财政投入240万元调入400万立方米黄河水,投入600万元对小麦实施三次叶面喷肥作业;安泽县提前安排900万元,用于春播地输水管道铺设、集雨窖建设和水肥一体化设备建设等。乡宁县、高平市分别投入64.5万元、53.7万元用于“一喷三防”提早增次。高平市将森林防火和农业抗旱结合起来,276辆水车早晨装满水,有火扑火、无火浇地。寿阳县出台抗旱保春播十条措施,榆社县利用水井、水库、河流等水源进行浇水灌溉1.2万亩……

这些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形成了抗旱保丰收的强大合力。

在泽州县万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余小军看着长势良好的790亩小麦感慨道:“多亏了政府支持,我们利用废弃矿井水浇灌,已浇了四遍水,‘一喷三防’做了三遍。我觉得今年的夏粮产量应该能保住。”

科技赋能 织就抗旱技术网

“科技种田就是不一样,要是放在过去,这样的旱年早就绝收了。我的合作社种植了600亩小麦,近期在山西农大小麦研究所姬虎太研究员和区农业农村局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措施,每亩滴水20立方米,随水追施尿素4公斤,磷酸二铵1公斤,有效缓解了干旱,目前小麦长势良好。”5月7日,临汾市尧都区吴村镇乔化村为民惠众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王惠忠告诉记者。

在这场科技抗旱战役中,“硬核装备”与“软实力”优势互补,“土办法”与新技术互相结合,织就了一张严密的抗旱技术网。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气象卫星每10分钟传回一次热红外影像,56个自动土壤水分站实时监测墒情,构建起“天眼+地网”的旱情预警系统。

艺机融合创新——介休市改装的自动喷灌机器人昼夜不息,每台每天可灌溉50亩—100亩,节水效率提高40%;襄汾县桥子沟村的智慧农业平台,能精准控制每株小麦的滴灌水量;垣曲县长直乡双龙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清强带领社员深挖老井,让百年古井焕发新生,将灌溉效率提高5倍。

人工影响天气攻坚——3月以来,37架次增雨飞机穿越云层,896轮次地面作业打出“组合拳”,抓住每一次有利天气过程,为干渴的土地送去甘霖,累计增雨2.2亿吨,相当于为三晋大地注入57个西湖的水量。

省农业农村厅第一时间派出专家技术人员特别是小麦体系专家姬虎太、高志强、韩柏岳等包片指导抗旱工作。“对小麦,用三增、保三增”——这是小麦专家提出的夏粮抗旱技术路线:以水补旱保增产、调水扩浇促增产、提早增次多增产。在这场抗旱战役中,科技成为最有力的武器。翼城县南唐乡云唐村山西邦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种植3000亩小麦,在专家的指导下,采取了“滴灌+喷肥”技术措施进行抗旱。

4月30日,晋中市榆次区一场特殊的培训会吸引了百余人参加,山西农大专家现场演示探墒播种技术,这种能在干旱条件下保证出苗率的技术迅速在全省推广。在太谷区裕丰农场,玉米品型密植和宽窄行密植技术配合滴灌水肥一体化,让800亩玉米顺利播种;昔阳县2.7万亩大田玉米采用地膜覆盖保水技术,减少水分蒸发30%以上。

群策群力 全民动员克时艰

抗旱保丰收是一场人民战争。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号召下,全省上下形成了干部下沉、专家下乡、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

省农业农村厅厅领导带队包市包片,6个工作组及省级小麦、玉米、杂粮体系专家全部下沉一线;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副处级干部带队,组织山西农大专家分赴17个县区;运城市采取“分片包干”“网格化服务”模式,市县两级技术指导组全覆盖。

小麦专家张定一、党建友等长期驻守田间,成为农民心中的“定心丸”。山西农大30个专家团队扎进139个示范基地,翼城县种粮大户张海燕的手机里存着高志强教授的“抗旱宝典”:“早上喷施腐殖酸,傍晚滴灌生物菌剂,比单纯浇水效率提高三成”。

芮城县陌南镇采用“班子成员包村、村组干部包户”的方式,督促灌溉进度。寺前村采用开挖临时储水池+水泵+临时输水管道方式抗旱浇水,完成500亩麦田灌溉。学张乡桥头村种粮大户薛朝辉购置卷盘式喷灌机,解决了300余亩麦田的灌溉问题,他说:“有政府支持、专家指导,我们有信心把损失降到最低。”垣曲县种粮大户安红云购置抽水设备,从小沟中抽水灌溉40亩麦田,他说预计亩产可比未浇地块增产200公斤以上。

信心正在全省每个角落传递。截至5月9日,全省已实施小麦“一喷三防”650.6万亩次,粮食播种1929.5万亩,完成计划面积的55.1%。截至4月30日,全省大中型灌区上放水144处,春灌累计上放水65754.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677万亩次。这些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干部群众的辛勤付出。

旱情正在缓解,希望已在田野上萌发。在这场与旱魔的较量中,山西人民展现出的顽强斗志和智慧力量,必将转化为丰收的硕果。这场抗旱保丰收的攻坚战,不仅守护着三晋大地的粮食安全,更淬炼出山西农业现代化的韧性。(记者王秀娟)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