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谷雨时节,濠江区河玉围稻浪翻涌、生机盎然,这片曾因盐碱化严重而撂荒的土地,如今成功转型为高产高效的农业示范区,被评为省级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成为广东省盐碱地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典范,奏响“百千万工程”建设奋进曲。
谷雨时节,濠江区河玉围稻浪翻涌、生机盎然,这片曾因盐碱化严重而撂荒的土地,如今成功转型为高产高效的农业示范区,被评为省级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区,成为广东省盐碱地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典范,奏响“百千万工程”建设奋进曲。
“以前这片地盐碱化严重,种什么都难成活,现在有了稳定的电力保障,插秧播种都顺利多了!”在河玉围海水稻种植基地,农户老陈一边操作植保无人机施肥,一边感慨道。与传统人工施肥不同,这里的农户用上了植保无人机,只需将肥料装入无人机顶盒,轻点遥控,平均一分钟就能完成一亩地的施肥工作,效率远超人工。
高效的背后,离不开电力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河浦大道上,汕头濠江供电局搭载红外探测仪的无人机,依靠强大的系统算法,实现自动巡航、定点拍照和多方位隐患排查。在濠江营配指挥中心,供电人员通过智能监控系统自动获取河玉围片区电流、温度等关键数据,并高效分析负荷情况,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发出提醒,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让春耕期间的电力保障更加高效、精准。在河玉围电排站,由汕头濠江供电局配套建设的10kV供电线路在2024年正式投入运行,有效解决该电排站长期存在的供电可靠性低的问题,为河玉围海水稻种植基地的防洪排涝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依托水利设施建设、盐碱地改良和机械化与科技的运用,近年来河玉围海水稻种植基地粮食产量逐年攀升。河玉围442亩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早稻亩产超1300斤,部分普通水稻亩产达1360斤,远超传统盐碱地种植水平。
从“盐碱滩”到“希望田”,河玉围的蜕变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胜利,更是多方协作、共同赋能的结果。“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汕头濠江供电局表示,供电人员将与农户携手运用科技带来的便利,高效保障春耕安全生产,为粮食供应稳定和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幅充满希望的画卷,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信息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整理:濠江宣传
来源:快乐的枫叶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