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看到很多媒体说有一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说电动汽车的故障率远低于燃油车。先别急着喷,这是德国的一家俱乐部,也是欧洲比较大的一个道路救援组织ADCA发布的研究报告。咱专门跑到网站找了一下,无奈全是德文,也没找到相关文章,不过,就算报告是真的,也不要被它带偏了,
最近看到很多媒体说有一份研究报告很有意思,说电动汽车的故障率远低于燃油车。先别急着喷,这是德国的一家俱乐部,也是欧洲比较大的一个道路救援组织ADCA发布的研究报告。咱专门跑到网站找了一下,无奈全是德文,也没找到相关文章,不过,就算报告是真的,也不要被它带偏了,因为实际情况远非如此。
故障率数据需辩证看待,统计方法影响结论可信度
ADAC报告显示,电动汽车服务呼叫数量仅占总量1.2%,每千辆车故障次数也维持在这一比例,燃油车故障率高达8.9%。然而,该数据存在明显缺陷,其一,未综合考虑两类车型的保有量,若电动汽车保有量远低于燃油车,低服务呼叫占比便不足为奇;其二,单纯以故障率衡量可靠性过于片面,忽视了故障的严重程度与维修难度。因此,仅依据这些数据判定电动汽车故障率更低,缺乏足够说服力。
故障类型差异显著,维修成本左右用户体验
从报告中常见的故障救援原因来看,12V低压电池问题在两类车型中占比均较高,但后续故障类型大相径庭。燃油车发电机、启动器等电气系统故障率虽高,但其总成单价低、维修技术难度小,更换零部件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而电动汽车电机、电机管理和高压系统一旦出现故障,往往只能整体更换,维修成本动辄上千欧元,电池组故障更是要花费上万欧元。即便电动汽车故障率低,高昂的维修成本也让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苦不堪言,这直接影响了用户对车辆可靠性的主观评价。
当前许多统计调研资料,往往只关注故障率,却对维修成本差异却避而不谈,这种数据呈现方式带有明显倾向性。不可否认,电动汽车三电系统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是客观优势,但在技术未能实现三电系统零故障的当下,维修成本成为阻碍其普及的重要因素。若无法将维修成本降至与燃油车相当水平,即便故障率再低,燃油车也将凭借成本优势继续保持市场竞争力。
来源:汽车系超老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