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前,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发布,2025年全力提振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14亿人的日常需求,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不久前,国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正式发布,2025年全力提振消费将成为中国经济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14亿人的日常需求,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针对这一问题,CCTV财经《对话》节目邀请企业家、行业专业代表和消费者走进《对话》演播室,以企业供给侧创新视角,审视提振消费背后的驱动力。
知名趋势与营销专家,知萌咨询创始人兼CEO肖明超参与本期《对话》节目录制,与君乐宝乳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执行理事长刘美菊,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中国企业家》论坛秘书长尹一杰,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兼奶粉事业群总经理刘森淼,以君乐宝和乳制品赛道位切入点,围绕“提振消费的驱动力”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以下为《对话》节目现场,肖明超全部观点实录。(正片播出时略有删减)
当下,
消费者需要怎样的消费?
陈伟鸿:在很多人的心目当中,2025年是提振消费年。无论是从中央召开的高层级的会议或者是不久之前出台的《提振消费行动方案》,都让“提振消费”这四个字成为了越来越热、越来越火的年度高频词。
刚才几位消费者分享了他们2025年的年度消费计划,接下来想请问下肖老师,您作为消费行业的专家,对提振消费有怎样的分析呢?
肖明超:刚才几位消费者都谈到了自己的消费规划,无论大家是愿意为健康付费,还是为更好的品质买单,其实都是我们今年对消费趋势的研究当中所提到的:今天的中国消费者进入到了一个“品质觉醒”的时代。
过去大家都在比拼性价比,为了更低的价格,可能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降低一些。但现在我们发现,不管是什么价位的产品,大家对品质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比拼质价比的时代。因此,在品质觉醒的趋势下,企业要做一个战略升维,要创造 “质价比”和“心价比”,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高质量的供给,推动消费市场的扩容和增长。
从君乐宝的成长之路
看中国品牌的逆袭思考
陈伟鸿:刚刚君乐宝乳业集团创始人魏立华董事长讲述了君乐宝逆袭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想请问肖老师,君乐宝的故事给您带来的最大触动是什么?从您的视角来看,中国品牌怎样才能实现“逆袭”呢?
肖明超:首先,刚才魏总提到大家从国外背奶粉的经历我也感受过,其实那时我的内心是很痛苦和无奈的。但现在环境已经变了,这就源于今天我们在魏总和君乐宝身上看到的这种企业家精神,也就是解决社会痛点,解决行业痛点,解决消费痛点。品牌如果都有这种精神,那你一定会能够找到新的赛道里面的、夹缝里面的机会,从逆行者变成逆袭者。
其次,刚才魏总讲到君乐宝逆袭的举措,比如推出悦鲜活、简醇这些新产品等等,以及刘总讲送奶粉的故事,我从这里面看到,君乐宝是以消费者为中心,一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今天的消费者可能说,我要健康、我要减体重或者是低脂,我要高蛋白......看起来只是消费者的一句话,但是满足这些需求并不容易。君乐宝的技术专家、全产业链,所有做的事情都是能够真正地看到消费需求,并坚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并且一直在坚持,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最后,魏总多次讲到马拉松的精神。我认为所有的中国企业需要有这种马拉松精神,未来,我们才能够真正将产品的品牌推向世界。
这三点让我感触很大,同时在这个过程里面,尤其是魏总讲布局奶粉赛道时,我认为还很关键的是强者心理,就是企业怎么样去突破。君乐宝能走出来就是顺应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知萌的调研数据显示,今天68%的消费者愿意为更高品质,更安全健康的产品愿意多花钱。今天我们从君乐宝身上就看到了一个优质的、能够创造高品质产品非常典型的样本,所以我觉得要向魏总这样的企业家致敬,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优秀的企业。
企业“消费创新”的三启发
陈伟鸿:刚才魏总围绕乳业消费创新分享了很多观点,肖老师您认为乳业和更多行业要想真正提振消费,还有哪些创新需要去做呢?
肖明超:实际上从消费趋势的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乳制品行业和各个行业都要做新的定义,从一款产品变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陪伴者。刚才乳业专家分享,推出了乳酪产品是满足消费者便携的健康需求,尤其满足年轻人获得健康营养解决方案的需求。过去乳业的竞争是同质化的,今天我们需要真正有意义的差异,这个有意义的差异化从哪里来?
我觉得我们要把乳制品场景进行更多扩展,比如说它不光只是在早餐,它能不能进入到下午场,能不能进入到健身人群的场景,包括刚才魏总讲的马拉松等等的很多的这个场景,在这些场景里就存在很多的机会。
再有就是大家也谈到的跨界融合,刚才我们聊到了君乐宝最早做红枣酸奶的例子,这给我们打开了一个跨界融合的思路。比如药食同源,中国有非常多的天然品类和产品,和健康相关的跨界融合产品,在未来会有很大的机会。
此外,刚才一个惊人的数字说,10亿人都还没有喝上牛奶,我们一直在教育10亿人喝牛奶,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企业是不是也应该听消费者劝一劝,能不能把10亿人的人群做更多精细化的细分,去寻找他们的需求。
让每个人成为创新的主角,例如邀请消费者参与产品研发,让“10亿不喝奶的人”变成“10亿新场景的参与者”。在今天这样的一个AI互联网的时代,完全可以让消费者和我们去共创新的产品,我想它能够重新去定义消费者和乳制品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打开,场景自然打开,那么新的产品的机会自然会打开,找到新的增长。
来源:肖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