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票难求、跨城追剧,长沙演出市场热辣出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05:19 1

摘要:这个夏天,或许你还没决定去哪儿旅行,但长沙的舞台剧场,早已灯火通明、人潮涌动。近日,从现象级喜剧《驴得水》的粤语改编版,到极具民族文化气息的《平潭映象》,再到即将上演的《辛追的家宴》《赵氏孤儿》《巴黎圣母院》《芝加哥》等海内外经典好剧,长沙的演出市场在初夏热度

华声在线5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这个夏天,或许你还没决定去哪儿旅行,但长沙的舞台剧场,早已灯火通明、人潮涌动。近日,从现象级喜剧《驴得水》的粤语改编版,到极具民族文化气息的《平潭映象》,再到即将上演的《辛追的家宴》《赵氏孤儿》《巴黎圣母院》《芝加哥》等海内外经典好剧,长沙的演出市场在初夏热度攀升,不仅本地市民积极买票“追剧”,也吸引了大量外地观众跨城而来,“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

《驴得水》剧照 梅溪湖大剧院供图

戏剧唤起旅行欲,“跨城追剧”成新潮流

5月10日晚,现象级荒诞喜剧《驴得水》粤语版在长沙精彩上演,一票难求。这部自2012年起便在全国掀起热潮的作品,此次由导演孙恒海全新改编,将背景移至1943年日据时期的广东,并加入大量岭南文化与粤语演绎元素,拓展了经典作品的叙事维度。

“朱茵和罗家英的粤语对白听得我起鸡皮疙瘩,真的太有味道了。”来自江西萍乡的李维维在长沙梅溪湖大剧院外兴奋地说,“粤语版的《驴得水》更有情绪感染力,像看一部不一样的粤语大片,值得为了它坐高铁来长沙。”

在她眼中,这种“跨城追剧”不仅是一次观演的体验,更像是一场属于自己的文艺旅行。“看完剧还能逛坡子街、吃口臭豆腐,这种感觉比走马观花式旅游舒服多了。”

粤语版《驴得水》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票房热度上,更标志着中国原创戏剧IP在本土化、跨区域表达上的一次新探索。通过语言、历史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该剧消除了观众对“经典再演”的审美疲劳,刷新了戏剧作品与地方文化结合的深度。

《平潭映象》服装设计。图源湖南大剧院

多元演艺拉动城市消费,释放“剧场经济”

不仅是剧迷挤满剧场,一些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创新舞台表现的演出,也成为“文化旅行”的新打卡点。

5月11日晚,高口碑舞台剧《平潭映象》再度回归长沙演出。“一票难求”是它的常态。《平潭映象》通过自然、历史、人文、现代四大篇章,展示福建平潭的风光与风俗。舞台上,游神习俗、词明戏、舞龙舞狮、傩戏、妈祖文化等非遗元素轮番登场,融合高科技舞美与流行语汇,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平潭我去过,这剧居然把一整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搬到了舞台上。”来自郴州的张琪表示,自己是“二刷”该剧。“看剧比旅行更生动,坐着就能感受闽风海韵。很期待,今晚他们在家乡湖南大剧院的表现,不知道会不会有‘湘’味的小彩蛋。”

值得注意的是,《平潭映象》并非个例。湖南本土也在不断推出文化“精品剧”。由湖南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多媒体跨界音乐话剧《西汉有戏·辛追的家宴》将于5月17日至18日上演。这部剧以“宴”为线索,借现代剧场语言重构千年前“马王堆第一夫人”辛追的人生图景,融合科技视觉与传统叙事,为观众带来“文物活化”的沉浸式体验。

“我之前在博物馆看过辛追的展览,现在可以看到她‘活’在剧场里,非常期待。”来自衡阳的观众王女士表示,她已成功预约《辛追的家宴》的“观剧体验馆”,希望能第一时间了解这位“千年女主”的人生脉络。

《西汉有戏·辛追的家宴》剧照。图源湖南大剧院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35万场,尽管数量同比略降2.52%,但票房收入达21.59亿元,同比增长3.60%,观众人次破千万,同比增长0.47%。高质量、高热度、高口碑的文艺演出,正成为旅游目的地“吸金”的重要利器。

眼下刚过完”五一“小长假,旅游出行热情小幅下降,但长沙剧场热度不减。5月、6月即将上演的剧目同样星光熠熠。徐俊戏剧作品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法国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英文原版《芝加哥》、沉浸式荒诞戏剧《超级戏剧骗》、现实主义话剧《门第》、文学题材话剧《寻她芳踪·张爱玲》等,一场场精品好戏,将继续点燃长沙文艺消费热潮。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