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变身新能源电池设计师?苏州园区企业解锁智造新路径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0:06 1

摘要:看着一辆辆“绿牌”新能源汽车行驶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时,你是否曾有一瞬好奇过新能源电池的设计制造过程有多么复杂精妙?如果提到AI也能变身成为新能源电池研发工程师,你是否会感到惊叹?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储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这一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看着一辆辆“绿牌”新能源汽车行驶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时,你是否曾有一瞬好奇过新能源电池的设计制造过程有多么复杂精妙?如果提到AI也能变身成为新能源电池研发工程师,你是否会感到惊叹?来自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储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这一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储能产业正经历从“规模化”向“价值化”的关键阶段,而“AI及大模型”已成为储能产业价值变革的关键驱动力。面临着动力电池市场扩容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机遇,作为国内首家专注为新能源电池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企业的储慧智能敏锐地洞察到国产工业软件“缺芯(核心技术)少魂(研发体系)”的产业困局。储慧智能创始人、总经理曾伟国曾表示:“传统研发模式已逼近效率极限,唯有将电化学机理与AI技术深度融合,才能突破产业升级天花板。”依托团队强大的电池行业科技背景与工业软件领域的双重技术基因,储慧智能开创性地提出了“前沿研发+设计仿真+实验测试+工艺制造+服役回收”的电池全生命周期一揽子平台级BDA(Battery Design Automation)解决方案,通过AI大数据融合创新,重点突破研发设计类软件的“卡脖子”难题,目前已形成覆盖电池研发全链路的突破性研发成果。

储慧智能自主研发的电池智能研发平台能够为电池研发工程师提供电芯快速设计工具、材料数据库、电芯性能仿真、Package管理系统以及测试分析功能,并通过一体化平台对电池研发全链数据进行管理,在平台上实现电芯设计快速生成、材料推荐与筛选、快速分析、利用AI智能算法驱动仿真快速发现最优设计,最终实现全流程设计自动化、智能化。

曾伟国认为,传统电池研发依赖“试错法+实验验证”的线性模式,在材料选型、配方优化等环节需耗费大量时间,且效率低下,存在高成本低效循环、跨尺度复杂性、数据价值流失、矛盾指标博弈等方面的巨大挑战。为解决这些电池研发痛点,储慧智能的“AI研发大脑”通过融合电池领域知识库、生成式大模型与机理仿真,将传统“经验驱动、实验试错”的研发模式升级为“数据+知识双驱动”的智能化闭环,构建智能化研发体系,实现需求智能转化、方案生成与预筛、闭环验证迭代等优势效应,进一步突破了人工经验的局限,实现了研发过程的降本增效。

当AI研发大脑重新定义电池设计,当电池研发进入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储慧智能的“AI研发工程师”又会为我国新能源行业带来怎样的变革?这一问题的答案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可以预见的是,储慧智能踏出的这一步,将会是中国智造令世界惊艳的一步。(孙颖/文)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