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军事领域,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战略目标和态势变化,灵活运用“持久战”“速决战”“运动战”“阵地战”四种战略形态,以求最大化地达成战略目标。而在投资战场,同样演化出多种作战风格:以价格趋势和快速进出场著称的趋势投机大师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
在军事领域,毛泽东根据敌我力量对比、战略目标和态势变化,灵活运用“持久战”“速决战”“运动战”“阵地战”四种战略形态,以求最大化地达成战略目标。而在投资战场,同样演化出多种作战风格:以价格趋势和快速进出场著称的趋势投机大师利弗莫尔(Jesse Livermore),以及以深度研究和长期持有闻名的价值投资践行者段永平。
一、运动战:局部优势的快速机动
1. 毛泽东原意
“运动战”重视机动、打击和转移,以奇袭、游击式作战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消耗敌人有生力量,避免与敌主力正面对峙。侧重在最佳地点、最佳时机疾速打击,然后快速转移阵地。
2. 利弗莫尔的运动战
典型手法:持续监测股价、成交量、市场情绪,一旦发现某只股票或板块出现爆发趋势,即迅速拉升仓位;当趋势结束信号出现或触及止损,即刻平仓撤离。
多点穿插:他通常同时盯盘数十只潜力标的,以“骑兵连”式机动手段不断在不同战场驰援;每一次入场都像一次局部战役,胜则继续下一战,败则立即转向。
小额连战:每一次战役的盈利虽然可能不巨大,但通过频繁参与、多点累积,形成了类似“持久战”的整体胜势。
3. 段永平视角
完全回避:不追逐技术面和短线趋势,也不依赖盘面情绪指标;任何小波动都被视为“捡便宜”机会,而非出场时机。
不做游击:其投资策略更像“大军入侵”——选定目标后一次性重仓,深度驻守;对运动战式的快速进出毫无兴趣。
二、阵地战:重仓熟悉标的的深度驻守
1. 毛泽东原意
“阵地战”强调在地形有利或条件允许时,通过构筑工事、利用防御优势,稳固后方、抵御敌人进攻,并在等待时机成熟后发起反攻。其核心在于通过稳固据点,为后续进攻或持久战奠定坚实根基。
2. 段永平的阵地战
深度调研:在可理解的能力圈内,挑选具备“护城河”“优秀管理层”“可预测现金流”三大要素的公司;
一次重仓:在确定合理价格后集中投入,通常持仓周期以三年以上为起点,甚至十年、二十年不动摇;
安全边际:在买入价与内在价值之间留出宽裕差距,配合“本质止损”策略,如果企业基本面恶化才考虑清仓。
复利累积:通过分红、再投资、企业成长,实现稳健复利;靠“防御工事”消耗市场噪声、积累势能。
3. 利弗莫尔视角
拒绝固守:运动战大师难以在单一阵地上“长驱直入”;一旦趋势不再,立即转场;
阵地脆弱:若市场震荡剧烈,往往不愿为抵御波动而耗时重仓,而是快速规避风险。
三、速决战:一击取胜的敏捷决断
1. 毛泽东原意
“速决战”适用于敌我力量对比极度有利、需迅速结束战斗以免进入拖延状态的态势。关键在于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拿下战役胜利,避免将在持久战或阵地战中耐心消耗转化为拖累。
2. 利弗莫尔的速决战
大机会捕捉:当发现某只股票出现极度低估或题材爆发窗口时,果断放大仓位,完成集中一击;
果断止盈:达到既定收益目标后,毫不手软地全部清仓兑现;赚得短期暴利,然后转战下一机会;
严格止损:如果行情突然逆转,立刻止损离场,最大限度保住资金。
3. 段永平视角
稀释使用:即便遇到好机会,也分批建仓,避免一次性全部出击;“速决”不是其核心思维,更多依赖“长期持有”的时机。
渐进布局:更倾向于“分阶段加仓”而非一次性全仓,稳步推进、用时间换空间。
四、持久战:由多个局部运动战累积的战略胜利
1. 毛泽东原意
“持久战”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先保存实力、消耗敌人;再在相持阶段与敌拉锯;最后集结优势兵力发起决战。其核心是以时间换取消耗和积累,最终实现战略目标。
2. 对“持久战”新理解
本文采纳“持久战精髓在于多个局部运动战优势累积,从而在战略层面取得整体优势”的观点:每一次局部的趋势投机,都是一场小规模胜利;这些“小胜利”累积起来,最终在资本增长上形成“持久战”式的复利效应。
3. 利弗莫尔的“运动战版持久战”
多场战役:他在多个股票和板块之间不停作战,每场战役都严格止盈止损;
胜利累积:短线收益不断复利放大,若能长期坚持,与价值投资相比,也能取得可观的长期回报。
节奏快:局部胜利之间切换迅速,持久战的“相持期”被压缩为“多次局部战役的加速轮转”。
4. 段永平的“阵地战版持久战”
多阵地推进:在熟悉行业中选定多只优质标的,每只都当成一个阵地长期驻守;
分批布局:通过“首仓—加仓—重仓”三步走方式,以不同标的构成多元化防御体系;
阶段兑现:当基本面和估值双双兑现时,再逐步减仓或兑现,完成一次次“战略进攻”。
五、择战法则:如何融合与应用
1. 评估自身条件
时间与精力:若能全天盯盘、执行高频策略,可借鉴利弗莫尔的运动战与速决战;
研究能力:若擅长分析公司基本面、行业趋势,且能耐心持有,则段永平的阵地战与持久战更优。
2. 资金规模与风险偏好
小本金、偏好高风险:可用“运动战+速决战”练手;每次仅投入小仓位,严格止损;
中大资金、偏好稳健:宜以“阵地战+持久战”为主,重仓优质标的,利用复利效应。
3. 战略组合
在主体仓位(80%)上采用“阵地战+持久战”策略;
预留少量资金(20%)分成若干份,用于“运动战+速决战”式的短线机会捕捉;
严格区分两者资金池,风险互不传染。
4. 纪律与系统
趋势战役:预设明确的进出场条件、止损止盈规则;
价值驻守:制定“本质止损”清单、合理估值区间、分批加仓原则;
复盘迭代:定期回顾每场“战役”和“驻守”的得失,不断优化规则。
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教我们“战法须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利弗莫尔与段永平则分别在资本市场这一战场上,演绎了“运动机动、速决取胜”与“深度驻守、持久累积”两种截然不同却同样有效的打法。
如果你热衷于在大波段中快速穿插、在短期内实现资金倍增,利弗莫尔式的运动战+速决战值得深入研究;
如果你更愿意把投资当成“做生意”,用时间和复利累积财富,段永平式的阵地战+持久战则更契合价值投资精神。
两种战法并非水火不容,可通过主次资金池和规则分层的方式并用:长期仓用阵地战守住核心价值,短期仓用运动战捕捉市场窗口,既能保证资产稳定增长,又可灵活抓取超额收益。
来源:八喜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