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谈论起他们的结局,更是让人不禁唏嘘。除了洪秀全因病去世之外,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人的死,竟然与内部人有关。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杨秀清等几大天王是不可缺少的角色。
因此,谈论起他们的结局,更是让人不禁唏嘘。除了洪秀全因病去世之外,杨秀清、石达开、韦昌辉等人的死,竟然与内部人有关。
尤其是杨秀清的结局,他究竟跟洪秀全有没有关系?据说,洪秀全的小舅子赖汉英曾在临终前说出了一件事,竟跟杨秀清有关?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由农民组织,具有农民阶级局限性的起义。
而洪秀全、冯云山等人皆是出身农民,因着洪秀全的一场“天降大任”的梦,他们开始在两广地区传播教义。
在短时间内,他们召集了大量的追随者,而杨秀清也是在这段时间加入他们的。
那时的杨秀清承担着照顾全家的重任,不过是他的伯父家,因为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杨家根本没有多余的钱财再养一个孩子,杨秀清只好成为了一个走街串巷卖煤炭的商贩。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最早接触到拜上帝会的思想。
在冯云山的推荐下,杨秀清加入其中。他想,即便是被骗,这么穷还能被骗什么。还不如跟着他们一起,至少能够吃饱饭。
彼时的杨秀清跟那些人一样,还未崭露头角,并不知道他们要做的是反抗清朝的大事。
当时的他十分羡慕洪秀全等人,因为他们一呼百应,是他最想成为的人。
在听到他们的教义的时候,杨秀清顿时有了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也成为天父的代言人,那是不是可以跟他们比肩?
于是,他沉寂了下去,静静等待机会,直到洪秀全等人遭到有心人士的伤害,不得不逃亡,杨秀清便趁机站了出来,宣扬自己也得到了预示。
而杨秀清趁着这些无厘头的“预示”,将崩溃的百姓们拉了起来。等到洪秀全他们再回来,杨秀清的地位早已一跃而上,跟他们齐平。
此时结局已定,洪秀全无可奈何,只能让杨秀清、石达开等人一起管理教内事务。
这之后,拜上帝会正式宣布要与清军对抗。清朝廷得知在金田有这么一大股势力后,立马派遣军队进行围剿。
起义军中多是百姓、穷人,没有受到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因此在见到清军的时候,起义军被吓得慌乱不已,四处逃窜,几位将领都镇不住。
这个时候,杨秀清站了出来,稳定军心。虽然他没有读过书,但他走街串巷,听到的故事可有很多。
于是他天父附身,将起义军重新整合了起来。
因为这件事,杨秀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王”,开始率领军队在永安、桂林一带抗击清军。
石达开、韦昌辉、萧朝贵等人各带领一队人马向南奔去,最后从多个方向突袭天京。他们昼夜不休,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功突破清军的防御。
而天京,成为了太平军的基地。
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权力争夺战,就在清军休养生息的时候,太平军内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他们定都天京的三年后,屡立大功的杨秀清竟然就被杀害,就连他的家人都不曾躲过死亡的结局,这三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在定都天京之后,几位天王有了自己的小心思,就连洪秀全都沉浸在酒色之中无法自拔。
由于他们内部并未有什么规章制度,因此韦昌辉等人都是我行我素,各自占据着一块地盘。只不过,他们的野心越来越大,不满于自己的领地。
而杨秀清本就心思深沉,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他多次向众人传达“天父”的旨意,将反对自己的人全部铲除。
就连洪秀全都无法阻止,因为一个是天父的代言人,一个是天父的儿子,地位可以说是平等的。
但隐患已经埋下,说不定就在某一个时间点就爆发出来。
洪秀全之所以不敢动东王他们,是因为他还要靠他们去对抗清军的江北、江南两座大营。
一旦得罪,失去庇护就麻烦了!
因此,杨秀清在军中的作风越发猖狂,这一点作为洪秀全小舅子的赖汉英都看在眼里。
赖汉英主要负责后勤这一块,擅长医学、兵法,堪比军师的存在。跟随洪秀全起义之后不久,赖汉英便来到杨秀清的麾下,与其一同进攻江南大营。
不过,在杨秀清看来,赖汉英实际上是洪秀全派来监督他的人。
他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洪秀全的眼皮子底下,行动完全受限。
只不过,进攻江南大营重要,杨秀清就一直没有找到杀死赖汉英的机会。赖汉英知道自己的处境,所以尽量离他远远的,奉命率军进攻南昌。
彼时的太平军已经来到江南大营的外围,却始终停滞不前。因为清军防御牢固,而东王的队伍一路走来,损失惨重,他们只好暂时休整。
为了防止局势逆转,赖汉英下令时刻盯着江南大营的动静,却在无意间得知了江南大营的最新情况,原来他们也快坚持不住了!
于是,赖汉英决定夜晚突袭,与罗大纲一起攻进了江南大营。
但没想到的是,杨秀清竟然竟全部的功劳揽在自己的身上,还对外到处宣扬自己的功绩,再次让大家相信杨秀清“天父代言人”的美名。
见杨秀清一呼百应,洪秀全恼怒不已,只能无能狂怒。若是再不对杨秀清进行制衡,他很有可能就怕到自己的头顶上。
突然,他想到一个办法,能将杨秀清置于死地……
就在杨秀清欢呼雀跃之际,北王韦昌辉率领士兵包围了东王府。
而杨秀清和他的家人在睡梦中被害,不仅如此,韦昌辉下令东王府的人一个不留。除去当天偶然不在东王府的人,无一人幸免。
盛名在外的东王就落得悲惨下场,瞬间引起轩然大波。
匆匆赶回天京的石达开听闻此事,更是怒斥韦昌辉过于残忍,甚至要求对韦昌辉进行处罚。
见洪秀全一副和稀泥的姿态,石达开心中郁闷不已,愤然离开。
殊不知,继杨秀清之后,韦昌辉决定将屠刀落到他的身上。
石达开又怎会不知韦昌辉的意思,在夜晚时分匆匆率领几千士兵离开。他表面上说是为了去攻打北边的敌军,实际上是为了出去躲一躲。
不过,韦昌辉的做法已经引发天怒人怨,洪秀全不得不对其进行处罚,韦昌辉的事情才告一段落。
只不过,起义军中士兵已经离心,对洪秀全产生了怀疑,太平军自此一蹶不振。
而清军也趁机行动,兵分多路进攻太平军。天京内部混乱不已,一些人趁机逃了出去,其中便有赖汉英。
他一路奔逃,最终隐姓埋名,躲过了清军的追捕。
当得知翼王身死、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覆灭后,他四处奔逃,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
赖汉英根本不敢说起自己的那些经历,生怕被清朝清算。直到清朝覆灭之后,他才敢在临终前说出那些经历,那时他已经96岁了。
而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可能就是杨秀清的死,毕竟在他看来,从杨秀清死开始,便加速了太平天国的灭亡。
而说起杨秀清的死,他认为并不是洪秀全将其杀死的,而是杨秀清自作自受,过于嚣张,才会被韦昌辉杀死,都是他咎由自取。
只不过,当年的太平天国早已成为过往云烟,他说这些也不过是感慨罢了……
来源:旧历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