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有毒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0:20 1

摘要:每当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都会有消费者提出质疑:我吃的哪些食物含有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毒吗?多种食品中有同一种食品添加剂,长期叠加吃会不会残留?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更高吗?孩子代谢能力不如我,是不是应制定更严格的食品添加剂量?

每当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时,都会有消费者提出质疑:我吃的哪些食物含有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有毒吗?多种食品中有同一种食品添加剂,长期叠加吃会不会残留?天然来源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更高吗?孩子代谢能力不如我,是不是应制定更严格的食品添加剂量?

这一系列问题的背后,是消费者误将食品添加剂当作有害物质;部分自媒体对于“科技与狠活”的跟风炒作,过度强调“配料表短就是健康安全的,人工合成的就是有害的”错误认知,制造并放大食品添加剂不安全的焦虑;以及近年来“不添加”“零添加”的宣称,对食品添加剂造成污名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指出,“零添加”“零防腐剂”是典型的恐慌营销,利用了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的担忧和不信任,反过来也进一步强化了“食品添加剂有害”的认知。实际上,“零添加”“零防腐剂”并不会更安全,有时还对消费者产生误导作用,可能对其他产品造成污名化和不正当竞争,不利于食品行业的良性发展。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食品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零添加”等标示吸引消费者购买。这实际上误导了消费者,污名化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行业。所有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只要合理使用都是安全的。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本身就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零添加”并不会让某种食品成为“优等生”。

2月8日,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正式实施,使用了11年的2014版标准退出历史舞台。值得注意的是,在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规定方面,新版标准基于最新的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方面,同样进行了多项调整,旨在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这对遏制行业误导性营销,引导消费者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食用油添加抗氧剂不再有哈喇味;食盐添加抗结剂,再潮也不会结块成为“盐巴”;酱油和醋添加防腐剂不容易变质;味精里的谷氨酸钠也是食品添加剂……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食品添加剂。

酱油酿造过程中用酶制剂提高发酵效率和效果。

食品添加剂并非只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史一样悠久。

公元前1500年的埃及墓碑上描绘有人工着色的糖果;中国在周朝时期即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在两汉时期,人们在制作豆腐时就已经使用盐卤做凝固剂,并一直流传至今;公元6世纪北魏末年农业科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从植物中提取天然色素以及应用的方法;大约在800年前的南宋就已经在生产腊肉时使用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防腐和护色技术于公元13世纪传入欧洲;老百姓炸油条使用的明矾也是食品添加剂,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现代的观点和概念,这些都是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制造中应用的典型范例。

随着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随之提高。因此,食品工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对改善人类的食物品质、方便人民生活、提高体质等方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食品添加剂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

如果没有肉类香精,就没有麻辣香锅、麻辣烫、大部分熟肉及肠类制品以及烤肉风味零食的浓烈香味;如果没有水果香精,大部分糖果、冰激凌、雪糕和水果酸奶都会失去迷人的风味;如果没有亚硝酸钠,就没有超市里那些颜色粉红、可以放心打开食用的熟肉制品;没有增稠剂和凝胶剂,雪糕、冰激凌和果冻这些产品基本上就要从市场上消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让食品企业能低成本生产更好看、更好吃、更容易储存运输,也相对比较安全的食物。食品又要廉价又要优质,又要方便又要安全,又要纯天然又要口感好,完全很难兼顾。

孙宝国表示,很多食品如果不加防腐剂,微生物作用会导致食品放一段时间就腐烂。如果希望维持一定保质期,食品就需要加防腐剂,比如说汽水、啤酒。一些肉制品中加亚硝酸盐,一方面作为护色剂,另一方面也有防腐剂的功能,是为了保证品质和安全的需要。

食品添加剂真的有毒吗?

卤水点豆腐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卤水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还有可乐中的碳酸、磷酸都是酸度调节剂,跟人们平时在家里吃的醋本质一样。

但凡是列入我国的食品添加剂都必须按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进行安全性评价。各种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我国都有严格的规定并受法律制约。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了安全性评价,经长期毒性试验证明其没有危害。

阮光锋表示,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经过了安全评估,已经考虑了“长期大量吃”的问题,这个“大量”可以形容为“把食品添加剂当饭吃”。评估是通过动物实验得到不产生任何不良影响的剂量,再除以安全系数(一般是100倍),作为对人体安全的剂量。因此,正常饮食不用担心。

“该使用防腐剂却不用,是可能致命的。”阮光锋告诉记者,以香肠为例,其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防腐剂——亚硝酸盐,以抑制肉毒梭状杆菌的生长。若不添加亚硝酸盐,肉毒梭状杆菌可能会大量繁殖,产生有剧毒的肉毒素。肉毒素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素之一,不到1微克就足以致命,其毒性远超砒霜。

不仅对健康没有危害,部分食品添加剂具有保持或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作用。卤水中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镁,其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镁元素。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氯化镁则是作为营养强化剂使用。牛磺酸、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质元素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营养强化剂,可保证人们在生长发育阶段、特殊人群及各种劳动条件下获得合理的均衡的营养,以满足人体生理、生活的需要。

三花淡奶伪造羊肉汤属于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

阮光锋坦言,消费者在新闻媒体、网络上看到的层出不穷的违法违规事件,让食品添加剂背了不少锅。“科技与狠活”被曝光的很多问题本质是违规滥用。超标或违背食品添加剂使用原则(比如用三花淡奶伪造羊肉汤)都属于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此外,部分消费者误将非法添加物当作食品添加剂,比如苏丹红、塑化剂、三聚氰胺等。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支柱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这是食品界人士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客观现实。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食品品质,提高食品质量,满足人们对食品风味、色泽、口感的要求;提高食品的加工效率,使食品加工制造工艺更合理、更卫生、更便捷;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损失,在极大提高食品品质和档次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各样价格合理、品质稳定的食物。

必须看到,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源于西方的面包、蛋糕、香肠、干红葡萄酒、啤酒、果汁饮料、冰激凌、口香糖、巧克力和速溶咖啡,还是中餐的馒头、包子、油条、元宵、月饼、菜肴等,这些食品的制造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这是不以消费者的好恶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食品添加剂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越是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丰富,人均消费量越大。国际上已经批准了1.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美国有4000多种,但我国允许使用的只有2300多种食品添加剂,远少于发达国家允许使用的数量。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董事长卢庆国认为,近几年,我国新增批准食品添加剂数量有较大增长,但食品添加剂品种仍不齐全,使用范围有限,整体发展水平与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不匹配。他建议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食品添加剂行业科技创新和新品种培育,持续完善审批制度,优化现有审批流程。鼓励绿色天然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研究和审批,逐步实行公认安全使用物质的免审批制度,多措并举解决食品添加剂科技创新与食品工业配套发展的难题。

主动出击,探索科普新方式

无论是“科技与狠活”,还是“不添加”“零添加”宣称,都在变相污名化食品添加剂,抹黑整个食品行业。这导致无数食品谣言四起,“谈添色变”的社会焦虑不断加剧。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表示,对于食品谣言要主动出击,改变以往被动应付的做法。“近几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定期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风险提示等。”作为食品行业专业人士,马冠生还担任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主任委员,主动传播社会大众需要、应该掌握的营养健康知识,压缩食品谣言空间,坚守科普阵地,把握话语权。

4月25日,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在北京市丰台区举办“揭秘食品添加剂”媒体沙龙活动。针对此次活动,阮光锋表示,沙龙聚焦行业动态与公众关切,通过标准与技术解析以及案例分享,为媒体报道提供多维参考,助力公众知情权与食品安全认知的良性互动。

卢庆国认为,食品添加剂行业发展正面临“内外失衡”的困境: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层面实现领跑,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仍存在偏差。他建议将食品添加剂科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揭示科学使用添加剂对食品安全的核心价值。厘清合法添加剂与非法添加物的本质区别、工艺必要性与过量使用的界限、现代食品工业与天然营养的互补关系。同步实施现代食品工业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将食品加工工艺升级、营养健康评价纳入统一框架,从根本上扭转“食品唯添加剂论”的畸形认知,引导公众建立“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基石”的科学观念。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王金臣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张利娟

编审:赵珺

来源:中国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