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是母亲节,在《声影》第十季的舞台上,表演艺术家赵静深情诵读了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信。导演陈薪伊在活动总策划、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的搀扶下走上舞台,她动情地说:“我要谈谈女英雄赵一曼。”当年,正是被赵一曼这封信触动,陈薪伊写下了剧本《
5月11日是母亲节,在《声影》第十季的舞台上,表演艺术家赵静深情诵读了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写给儿子“宁儿”的信。导演陈薪伊在活动总策划、上影演员剧团团长佟瑞欣的搀扶下走上舞台,她动情地说:“我要谈谈女英雄赵一曼。”当年,正是被赵一曼这封信触动,陈薪伊写下了剧本《宁儿的自白》。在《声影》现场,她向观众揭开了创作中所了解的信件背后的故事。
此次活动由上影演员剧团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及民盟上影总支部委员会共同主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今天是特别的日子,在这里致敬英雄赵一曼,也致敬人世间所有的母亲。”佟瑞欣说。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声影》第十季通过《苦难》《不屈》《铭记》三个篇章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从1947年剧团前辈张瑞芳拍摄的黑白影片《松花江上》展开,以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宣读碑文的纪录影片收尾,用镜头回望、铭记历史。
现场照片
“赵一曼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为儿子树立了榜样。”2002年,陈薪伊读到赵一曼写给儿子的信,深受触动,2015年,她创作了剧本《宁儿的自白》。她在现场表示,自己心目中最适合演绎“宁儿”的人选正是佟瑞欣。她向观众透露,那张大家熟知的赵一曼怀抱宁儿的照片拍摄于上海。
现场照片
陈薪伊在成都认识了赵一曼的孙女陈红,也就是宁儿的女儿。“尽管赵一曼曾在信中写到‘你的父亲在东北牺牲了’,但事实上,她的丈夫没有牺牲,一直活到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名字叫陈达邦,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人。”后来,陈薪伊跟着线索去寻找、了解这段历史。“听到这样的故事,我能不写戏吗?”陈薪伊说。
在《声影》舞台上,佟瑞欣诵读了陈红特别写来的信件,“在这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上影演员剧团的演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通过《声影》的舞台,向赵一曼和所有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英雄儿女致以最深切的缅怀和致敬。相信英勇牺牲的先辈们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因此感受到深深的慰藉!”
“我入团13年了,但参加《声影》还是第一次。”陈龙介绍,前九季《声影》时,自己一直忙着在外拍戏,此次除了作为演员参与声音表演,他还要负责协调节目之间的衔接,音乐、演员走台等布置。为了此次《声影》走进基层,剧团多次与上海市二中院相关负责人沟通协调。为了活动顺利进行,剧团制作团队宋斌、张子萱及导演组的刘威、李立、宗晓军在幕后付出良多,上影演员剧团党支部党员、民盟上影总支盟员和民盟丹凤支部历经两个月查找影像资料和整理文字资料。
此次活动还得到作曲家吕其明的支持。活动前,佟瑞欣去吕其明家中拜访,听说《声影》第十季想要用他创作的《红旗颂》做配曲,吕其明大方地表示,“你拿去用,怎么用都可以”。他说:“上影演员剧团带着《声影》走进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走进群众,让文艺与群众零距离是件有意义的事,也很高兴我创作的《红旗颂》会在声影的舞台上响起。”
“第十季《声影》的舞台上没有演员,只有致敬人;没有豪华的布景,只有真挚情感;没有炫目的灯光,只有震撼心灵的声音。聆听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是以最纯粹的方式,用声音致敬伟大胜利,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佟瑞欣说。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现场照片
上影演员剧团曾在2016年联合摄制了反映法院题材的电影《邹碧华》。如今,上海市二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郭伟清带着二中院的文化骨干再次走进上影演员剧团,与电影人一起策划此次在上海市二中院举行的《声影》名家诵读。
《声影》制作人严琳表示,能与当年拍摄《邹碧华》的电影人——佟瑞欣、王诗槐、赵静、马冠英、周国宾、孙清,及剧团副团长陈龙、演员李宗翰等再次走进人民法院,并携手上海市二中院的张革、郎振宇、赵晖兵等市二中院至正剧社的干警们,共同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活动,有着深刻意义。郭伟清表示,“《声影》之《铭记》既是一次集体的缅怀与致敬,更是一堂生动的沉浸式党课。”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上影演员剧团 图片来源:上影演员剧团
来源:绿墨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