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香”中赓续潮剧文脉,这座大厦成为潮剧人温暖的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0:27 1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潮剧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弘扬潮剧传统文化,“潮韵书香 传承非遗”潮剧书籍捐赠活动近日在潮金大厦举行。活动中,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将成立以来组织潮剧专家学者编纂出版的潮剧书籍赠送给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大学图书馆

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聚焦传承发展讲好潮剧故事

潮剧书籍捐赠活动现场

潮剧界专家、学者、潮剧作者等参加书籍捐赠活动

《潮剧与潮乐》一书翻译为英文

本报记者 魏朝霞 文/摄

为进一步推动潮剧艺术保护传承工作,弘扬潮剧传统文化,“潮韵书香 传承非遗”潮剧书籍捐赠活动近日在潮金大厦举行。活动中,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将成立以来组织潮剧专家学者编纂出版的潮剧书籍赠送给广东潮剧院、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大学图书馆、汕头图书馆等单位。现场的一本本书籍,见证着作者和编者们的辛勤汗水与集体智慧,见证着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为推动潮剧事业所做出的努力。书页翻开,南音潮韵飘来,诉说潮剧的故事,展望潮剧的未来……

为潮剧艺术增添宝贵资料

广东省潮剧发展与改革基金会(以下简称潮剧基金会)自2006年11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振兴潮剧事业,为潮剧艺术的保护扶持、弘扬传承和发展创新做了大量的工作,及时抢救珍贵的潮剧历史资料,支持潮剧艺术论著的出版,促进潮剧优秀剧目的创作,培养和扶植潮剧艺术优秀人才……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潮剧基金会先后出版或资助出版了《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潮剧史》《潮剧老艺人口述传承》《潮剧剧作丛书》《潮剧与潮乐》《潮汕戏剧大观》《观潮探海——潮剧潮乐研究文论集》《潮剧曲苑耕耘录》等一大批书籍,为潮剧留下了难得的宝藏。其中《潮剧与潮乐》一书还被翻译为英文,纳入“中华文化外译书系·民俗与区域文化”丛书,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进一步推动潮剧更广泛的传播。

这一批珍贵的潮剧专著,特别是《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潮剧史》和《潮汕戏剧大观》,充实了潮剧史料宝库,前承数百年的地方戏剧史脉,追根溯源潮剧与南戏的血缘关系,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潮剧的变化发展历程,为潮剧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同时,也让我们记住许许多多为潮汕戏剧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辈们。《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汇集《刘希必金钗记》《蔡伯喈》《荔镜记》《荔枝记》《金花女》等明代古老戏文,这些戏曲史上难得的珍品,中华文化史上的瑰宝,让人仿似听到几百年的南音潮韵。由潮汕资深戏剧研究专家集体撰写的《潮汕戏剧大观》全书约60万字,丰富充实的内容尽展潮汕戏剧园地的绚丽多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该书入选2022年度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

赠书中,一部《潮剧艺术论著丛书》的10卷本《潮剧剧作丛书》尤为引人注目,《潮剧剧作丛书》主编陈韩星告诉记者,这套剧作丛书2008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曾作为第三届潮剧节的献礼。当年,潮剧基金会为《潮剧艺术论著丛书》出资并成立出版委员会。《潮剧剧作丛书》10部剧作选共收入谢吟、王菲、黄翼、沈湘渠、陈英飞、李英群、刘管耀、陈鸿辉、洪潮、陈名贤、林劭贤、林树棠等12位著名编剧的代表性作品。从这些收入丛书的剧作中不难看出,那些曾经无数次感动过我们的戏剧,最初是怎样描绘出来的。这套剧作丛书,加上之前出版的张华云、李志浦、魏启光等剧作家的剧本集,成为潮剧艺术剧作园地一笔丰厚的财富。

让潮剧之“魂”在书香中传承

潮剧基金会创会会长、广东省委原副书记蔡东士在《潮剧剧作丛书》序言中表示,潮剧的繁荣和发展是一项全社会系统的工程。《潮剧艺术论著丛书》的编辑出版,正是这项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有益于潮剧人才、剧本、市场和观众的培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方展荣曾多次提及“年轻演员应多读书多练功,习得真功夫,才能在戏曲艺术这个广阔的舞台站稳脚跟不断进步。”在活动现场,方展荣表示,潮剧的传承除了实践经验和“言传身教”,另外一个重要的工具就是书籍。书籍作为知识、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在戏曲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且不可代替的意义。“老一辈艺人非常重视读书,我记得郑一标导演在辅导演员理解角色时,总是引导演员们去读那些与戏中人物、戏中故事相关的书籍;马飞先生在日常生活中每当遇到年轻的演员,也总是问,最近有去书店没?我当时在饰演《江姐》剧中的徐鹏飞一角,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把整本《红岩》都通读了。”方展荣由衷而言,书籍对于潮剧的编创工作、演员的角色塑造,对于潮剧文化的保护、传承,都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应在整个潮剧界中营造起浓郁的书香氛围。

“潮剧书籍对演员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能够给演员在角色创造上带来触动和灵感,帮助演员守住剧种特点,避免表演偏离传统美学,我在传承传统剧目《扫窗会》时也是查阅了《郑一标潮剧导演艺术》,根据郑一标导演对人物的分析、区位调度、人物动作表达的目的和意图,加上李钦裕老师的言传身教、悉心辅导,更好地去塑造人物。”广东潮剧院传承工作室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林初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据他介绍,此次潮剧基金会向广东潮剧院捐赠图书10种近60册,这些书籍涵盖剧本选集、戏剧理论、潮剧教材等。“这些书籍补充了广东潮剧院原有资料的不足,特别是《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潮剧史》这类珍贵书籍以及多位潮剧著名编剧剧作选,不仅为潮剧院提供学术支撑,更可转化为艺术生产力和社会影响力,未来或可成为展览、研究的核心素材,对潮剧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林初发表示。

据了解,由潮剧基金会出版或资助出版的潮剧专著,大都已陆续进入各大图书馆、重要文化艺术单位及校园,成为海内外广大读者和潮剧进校园的普及性读物,这对于保护和培育潮剧的艺术氛围、培养潮剧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多形式促进潮剧繁荣发展

“《潮剧剧作丛书》的出版,是潮剧基金会创立不久花力气做的很有意义的大事之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著名编剧、《潮剧剧作丛书》副主编沈湘渠表示,潮剧基金会继承潮剧的文脉,鼓励创作、支持研究,编辑《潮韵》会刊和出书,组织群众性比赛等,做了很多对潮剧发展有利的事。

据了解,潮剧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以“培育剧本、培育人才、培育市场、培育观众”为宗旨,积极开展各种工作,多渠道募集社会资金,为促进潮剧建设和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鼓励剧本创作,潮剧基金会向全国广泛征集潮剧剧本并进行评奖,邀请专家讲授剧本创作的重大课题;资助创作人员创作一批潮剧艺术的精品佳作;资助潮剧非遗保护;扶植潮剧艺术人才,资助潮剧艺术新人的教育培养、提高和艺术人才的引进;积极开展“潮剧播种计划”和举办“全球潮剧票友汇”等交流活动;与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了第三届、第四届和2019“国际潮剧节”;支持潮剧演出团体出国进行友好交流演出,促进潮剧在国际的影响;资助“潮剧进高校”系列活动,弘扬潮剧文化;资助、承办、协办多项演艺大赛,促进潮剧艺术的繁荣发展;资助潮剧艺术家作品出版和演出活动;资助具有示范性、导向性、学术性、经典性的潮剧文化项目;这些年来,由潮剧基金会重点扶持的近40个精品大戏在省艺术节等各项赛事中获大奖;潮剧基金会不定期举行潮剧文化活动,于去年11月正式启用的潮金大厦,成为弘扬潮剧文化的阵地,成为潮剧人温暖的家……

来源:科普圈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