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寿研究声 | 2024年资产管理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0:46 1

摘要:2024年度,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权益市场两度起伏,波动较大,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公募基金受股债双重带动增长较快,银行理财规模止跌回升。国际市场方面,主要经济体权益市场总体走强,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海外资管行业规模增长稳健。保险资金运用规模

2024年资产管理业 发展回顾与展望

摘要

2024年度,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权益市场两度起伏,波动较大,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公募基金受股债双重带动增长较快,银行理财规模止跌回升。国际市场方面,主要经济体权益市场总体走强,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海外资管行业规模增长稳健。保险资金运用规模较快增长,投资收益率改善,增配债券类资产的趋势持续。展望2025年,权益市场投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趋势有望改善。保险资管行业将持续积极应对低利率环境新动态,持续探索差异化定位,努力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途径和手段。

一、经济金融领域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

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了金融强国应具备的六大关键核心要素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要建立健全的六大体系。

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会议强调,要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

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对未来五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决定》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意见首次对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提出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绿色低碳轨道。意见对绿色转型的财税政策、金融工具、投资机制等进行了具体部署。

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并对全方位扩大内需、促进科技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等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资产管理机构需要持续对标对表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要求,明确自身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和金融强国建设中的定位,抢抓市场机遇和增量业务发展机遇。

二、资产管理市场 发展情况

(一)国内资本市场情况

2024年,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国内结构调整阵痛显现,有效需求不足等不利因素下,宏观政策特别是一系列增量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的增长因素逐步形成,社会信心有效提振,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仍在持续巩固中。

权益市场方面,年内国内A股市场两度起伏,9月末政策转向带来市场重大变化,四季度总体处于震荡期,全年波动较大。年末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报收于3351.76点、10414.61点、2141.60点,年内分别增长12.67%、9.34%、13.23%。年末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PE(TTM)分别位于近十年的65.49%、58.04%和41.14%分位,市场估值水平显著改善。展望2025年,一方面,随着宏观政策落地见效和预期的改善,预计权益市场投资价值将持续凸显,另一方面,国内外经济形势挑战较大,政策力度和效果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欧美货币政策变动等仍有可能导致较大的市场波动。

债券市场方面,年内国债收益率持续回落。年末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6774%,大幅跌破2%关口,年内下行约89个BP。此外,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和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降了99BP、110BP、106BP、91BP。年内国债收益率持续回落,其原因包括期间市场对经济基本面预期不明确、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市场利率自律机制影响、资产配置需求与债券供给不足产生失衡等。预计2025年随着经济增长的复苏,股票等资产表现改善,国债收益率下行趋势将缓解,但在宽松货币政策落地而宽信用仍有待观察的大背景下,其上行空间也将有限。

(二)国内资管行业情况

公募基金领域,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末,我国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32.83万亿元,基金数量12292只,同比分别增长5.79%和7.91%,年内受权益市场影响有所波动但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股票型、混合型、债券型、货币型和QDII基金规模同比变化分别为59.75%、-12.62%、20.56%、18.60%和46.86%。九月份以来权益市场大幅上行以及全年债券市场的总体走强带动股票类和债券类规模上升,年内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举措进一步落地见效,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成效凸显,也在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向高质量纵深发展。2025年度,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权益市场的升温和投资者信心的提升,预计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有望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图1: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和产品数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国寿资产战略发展部整理

银行理财领域,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年度报告,截至2024年末,存续银行理财规模29.95万亿元,产品4.03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75%和1.23%,规模增速为2018年资管新规以来第二高。年内银行理财在市场存款利率持续下行、高息存款监管、债市行情较好等大背景下规模较快增长,四季度受到股市升温股债“跷跷板”效应因素作用有所波动。2024年没有新理财子公司牌照落地,行业格局渐趋稳定,需要持续提升产品多样性和创新业务模式,更好满足投资者需求。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吸引力降低的大背景下,银行理财在满足投资者低风险、高流动性需求方面仍有显著优势。随着银行和理财公司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债市走强,预计银行理财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图2: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

国寿资产战略发展部整理

(三)海外资本市场情况

2024年以来,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保护主义进一步上升、全球债务规模扩大、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等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持续增加。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24年度全球经济增速为3.2%,低于2023年的3.3%,也低于疫情前多年的平均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预测增速1.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4.2%。

权益市场方面,年内美股市场延续了大幅上涨态势,年末美国三大股指(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标普500指数、道琼斯指数)分别收于19310.79点、5881.63点、42544.22点,同比分别上涨了28.64%、23.31%、12.88%,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经济表现总体超预期,以大型科技公司为主的成长股带动,对新一届政府减税等政策的预期等。其他主要经济体股市普遍上涨,欧洲市场方面,同样受益于欧元区经济复苏迹象显现、央行普遍降息等因素,欧洲股市总体上涨但在主要国家间存在差异,法国CAC40、德国DAX和英国富时100指数分别变动-2.16%、+18.85%和+5.70%。亚洲市场方面,日经225、香港恒生指数年内分别变动+17.84%和+19.21%。展望2025年,美股股指已达到历史较高水平,还需关注一系列可能带来市场波动的因素,包括美国新一届政府经济和贸易政策的变化,主要央行的政策取向,地缘冲突、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增长进程的影响等。

债券市场方面,美国国债收益率年内呈现较大幅震荡,收益率总体上行。年末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58%,年内上升70BP。其中,1月至4月在经济数据总体超预期的背景下,对于降息的预期降低,推动收益率上升,4月至9月在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基本面持续走弱、降息预期强化,以及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导致避险资金涌入的背景下,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9月份降息落地,但由于市场已提前消化降息预期,加之经济数据好于预期及特朗普胜率的提升导致收益率再度推高。预计在2025年,美国国债收益率抬升的趋势将转变,主要影响因素将是新一届政府政策落地的实际情况,经济基本面及其对降息的影响。

(四)海外资管行业情况

2024年度,在全球权益市场总体走强的助推下,海外主要资管机构的管理规模稳步增长。以贝莱德集团为例,根据其年报,2024年度其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1.5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41%。在管理规模带动下,营收和调整后利润分别增长了14.27%和23.01%。资金净流入是规模提升的主要推动力,贝莱德全年净流入6419亿美元达到历史新高,其中ETF类净流入占比60.84%。近年来低费率的被动型产品发展推动规模扩张,但也对资管机构的收入增长形成挑战。此外,贝莱德收购了全球最大的独立基础设施管理公司GIP和另类投资公司HPS Investment Partners,表现了对非公开市场的高度关注。已公布年报的部分海外上市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也保持了增长,增速水平总体与上年相近。展望2025年,随着各国央行降息影响的进一步显现,增速可能将趋缓。

表1:部分海外上市金融机构AUM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数据,国寿资产战略发展部整理

注:部分未公布2024年报的机构

以三季度同比增速代替

三、保险资金运用情况综述

一是保险公司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持续较快提升。根据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截至四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32580亿元,同比增长18.11%,2023年以来同比增速连续上升。保费收入方面,2024年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40056亿元、16907亿元,其中寿险31917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13.22%、6.55%和15.45%,年内增速较快,特别是寿险的拉动作用明显。一方面,在近几年金融市场风险释放,金融产品整体回报率下降的大背景下,保险产品的优势获得一定程度凸显,另一方面,保费的持续流入也对保险资金配置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可以预计,2025年度保险资金运用规模还将有进一步的较快增长。

图3: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寿资产战略发展部整理

图4: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寿资产战略发展部整理

二是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有所改善。2024年三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的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和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43%和7.21%,财务投资收益率经历了2023年的持续下降后在2024年连续回升。其中,前三季度六家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太平)平均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6.1%,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四季度在国内权益市场上行等有利因素下,投资收益率进一步改善,但是从长期看,行业仍需持续应对利率趋势性下行下资金保值增值的压力,更加关注负债成本的压降与资负匹配。

三是保险资金持续增配债券类资产。截至四季度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银行存款类、债券类、股票类、证券投资基金类、长期股权投资类和其他类占比分别为9.0%、49.5%、7.5%、5.2%、7.7%和21.0%,年内变动分别为+0.1个、+4.1个、+0.4个、-0.4个、-1.3个和-3.0个百分点,增配债券的趋势明显。展望2025年,随着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推出和权益市场的改善,在固收类资产配置难度持续加大的背景下,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类占比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提升。

图5: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

资金运用余额配置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国寿资产战略发展部整理

四、行业发展相关 政策动态分析

2024年度,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一大批促进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一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改革深入推进。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围绕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机制、优化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提高资本市场监管能力和有效性作出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的导向和决心。监管部门配套出台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发展、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等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随着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监管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将得到更好发挥,也将为资产管理行业创造更多机遇。

二是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定调保险业的发展方向。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时隔十年再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定调保险业的发展方向,意见从总体要求、强监管和防风险、高质量发展三个部分,对未来一个时期保险业发展作出部署。金融监管总局相继发布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等配套举措。保险业新“国十条”对于保险行业包括保险资管行业进一步明确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理解监管政策方向,进而谋划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布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是发展长期资金耐心资本获得高度关注。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鼓励长期资金投向创业投资,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比例有望提升。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重点关注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明确了建立健全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督促指导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等安排。支持资产管理行业养成耐心的内外部环境持续优化,行业开展长期投资的积极性和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同时也需要在内部不断优化以长期业绩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创新容错机制,探索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和路径。

四是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细化举措持续落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推动银行业保险业切实把“五篇大文章”落地落细。金融管理部门密集出台贯彻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细化举措,作出具体部署。资产管理行业各类机构持续追踪相关细化举措要求,对标对表自身定位、职能、能力优势,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做好资源配置和业务布局,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表2:2024年度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主要政策文件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国寿资产战略发展部整理

五是行业“严监管”态势深入推进。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暂行办法》等,推动提升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水平,防范化解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围绕上市公司监管、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等举措持续出台,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指向不断明确。严监管措施的落地有助于形成统一监管标准和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也要求资管行业机构持续落实监管要求,不断提升合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做好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工作。

六是金融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在引进来方面,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在金融领域提出将扩大银行保险领域外资金融机构准入,拓展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国内债券市场业务范围,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内投资试点等。年内新增2家外资独资公募基金公司,总数达到9家,继安联资管之后保德信获批筹建外资保险资管公司。在走出去方面,5月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进一步丰富沪深港通交易品种,进一步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等。可以预计,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将进一步促进大资管行业竞争的激烈化和多元化,也将为国内资管机构开展境外业务提供更大空间,资产管理行业需要积极学习借鉴国际领先机构发展经验,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五、行业发展 趋势展望

展望下一年度,保险资管行业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积极应对低利率环境新动态。年内债券市场利率下行引发普遍关注,伴随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提速,资产管理行业面临权益市场持续波动、利差收缩、优质非标资产减少等不利因素,对投资管理形成巨大挑战。在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难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更加需要发展提升ABS、基础设施公募REITs等新领域、新品种的投资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增强境外资产和风险资产投资能力,把握高质量发展趋势导向,探索服务新经济、新产业的路径和模式,立足自身优势,积极挖掘优质资产抢抓投资机会。

二是探索差异化发展定位。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完善金融机构定位和治理,中央金融办、中央金融工委明确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建立健全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可以预计,一方面大资管行业内公募基金、银行理财、信托、保险资管等机构之间的趋同竞争将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也将立足自身能力禀赋,在产品类型、目标客户群体等方面展开差异化竞争。保险资管机构需要进一步明确机构业务边界,加强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机构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拓展第三方业务。

三是持续发展服务新质生产力的途径和手段。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发现具有高成长性的投资标的已经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行业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投资于新质生产力领域既是落实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也是帮助投资者更多分享经济发展红利的必然选择。各类资产管理机构需要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完善投研体系,提升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细分领域的覆盖能力。持续探索形成长期资金、耐心资本的路径和渠道,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帮助投资者更多分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红利。

著作权归

中国人寿资产公司

战略发展部所有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人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