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脑机接口是通过神经工程手段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被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医疗、康养、教育、娱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全球各国科技竞逐的重要赛道。
中商情报网讯:脑机接口是通过神经工程手段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交叉前沿技术,被誉为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医疗、康养、教育、娱乐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全球各国科技竞逐的重要赛道。
一、产业链
一个完整的脑机接口系统包括脑电信号采集、信息解码处理、信号输出/执行、外部设备、反馈环节五个部分。脑机接口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设备供应,主要包括脑电采集设备、外联外控设备、基础数据库及系统软件等;中游为脑机接口系统,包括脑机采集平台和脑机接口设备;下游应用于医疗、工业、教育、交通、生活及娱乐等领域。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上游分析
1.电极
脑机接口技术是将人脑与计算机、外部设备等智能系统相连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将人脑中的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信号,实现对机器的控制和交互。脑机接口电极是脑电信号的采集和获取的重要设备,根据按照信号采集方式不同,主要分为侵入和非侵入两种技术路线。侵入式脑机接口电极主要分为刚性电极和柔性电极,非侵入式脑机接口主要分为湿电极、干电极和半干电极三种。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脑机接口芯片
脑机接口芯片是一种专门用于脑机接口系统的芯片,能够采集大脑产生的电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滤波、数字化处理等操作,还能将外部设备的指令信号转化为大脑能够理解的刺激信号,实现对大脑的反馈与调控。其研发有三个主要方向,包括大规模通道神经记录芯片、神经记录与神经刺激芯片、神经记录刺激与计算集成芯片。从竞争格局来看,美国主导侵入式高精度芯片,中国在半侵入式医疗场景(如“北脑一号”)和消费级硬件(如强脑科技仿生手)形成优势。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是脑机接口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负责捕捉大脑的神经活动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可处理的电信号。近年来,中国智能传感器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336.2亿元,2024年约为1470.5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机械臂
通过脑机接口捕捉大脑神经活动信号,将其转换为机械臂的控制指令,实现“意念操控”。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机械臂市场前景及投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增至186.4亿元。随着全球制造业升级和自动化需求的推动,机械臂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机械臂市场规模将达208.9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机械臂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本土企业、国际知名企业。新松机器人、埃斯顿自动化、大族激光等本土企业,不仅在机械臂的设计、研发和生产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还在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此外,中国机械臂市场还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参与。ABB、发那科、安川电机等是全球机械臂市场的领军企业,在中国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企业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全球布局,在中国机械臂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外骨骼
通过解读大脑发出的运动意图信号,外骨骼能够辅助用户完成行走、抓握等动作。外骨骼作为融合机械、传感、AI等技术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已从医疗康复、军工领域逐步拓展至工业与民用场景,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46.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42.2%。脑机接口的外联外控设备包括外骨骼,以下是一些外骨骼的重点企业: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游分析
1.全球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和商业化应用,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50年全球及中国脑机接口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到26.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06%。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增至29.3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中国市场规模
国内脑机接口产业已迈入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跃迁期,中国正凭借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的双重驱动,有望在全球脑机接口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50年全球及中国脑机接口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到32.03亿元,较上年增长18.81%。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38.30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脑机接口市场结构
脑机接口主要包括植入式脑机接口与非植入式脑机接口。由于技术成熟度和安全性等优势,非植入式脑机接口是主流的研究方向,可以应用于康复训练、教育娱乐、智能生活、生产制造等众多方面,国内外已有相关试用或应用案例,非植入式脑机接口约占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的82%。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壁垒和成本较高,主要应用在医疗领域,其市场占比约为1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脑机接口行业投融资情况
脑机接口投融资市场近年来持续活跃,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吸引了资本的广泛关注。2024年,脑机接口领域的投融资活动虽然仍然保持一定的活跃度,但相较于2021年和2022年的爆发期,融资事件数和融资金额均有所下降。IT桔子数据显示,2024年已披露脑机接口投资事件共5起,已披露融资金额约为1.81亿元。2025年1-4月,中国脑机接口相关投融资数量和金额已分别达到5起和4.6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重点企业布局情况
在政策的推动下,强脑科技、博睿康、脑陆科技、柔灵科技、强脑科技等国内相关公司持续加码布局脑机接口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创新等方式,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脑机接口技术研发水平,推动脑机接口商业化进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下游分析
1.下游应用领域占比
从应用场景来看,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技术最初且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也是目前离商业化最近的应用领域,其应用市场占比约为56%。随着技术的发展,脑机接口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主要包括工业、教育、交通、娱乐等,非医疗领域应用市场合计占比达到44%。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智慧医疗
随着智慧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层面的支持和推动,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2.85亿元,2019-2023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3.37%,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111.37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20亿元。
数据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脑机接口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白皮书、行业地位证明、可行性研究报告、产业规划、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招商指引、产业链招商考察&推介会、“十五五”规划等咨询服务。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