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分为插秧实践和巡山实践两个环节。在插秧实践环节,选调生们在当地农户的指导下,学习插秧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亲身参与插秧工作。烈日下,他们卷起裤腿、撸起袖子,赤脚踏入水田,一株株嫩绿的秧苗在他们的手中被精准插入田中,深刻体会了粮食生产的艰辛与不易,感受了农耕文化
5月10日
元阳县组织全县选调生
深入新街镇爱春村委会阿者科村
开展“田野课堂”实践活动
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引导选调生扎根基层、贴近群众
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和责任意识
活动分为插秧实践和巡山实践两个环节。在插秧实践环节,选调生们在当地农户的指导下,学习插秧的基本技巧和方法,亲身参与插秧工作。烈日下,他们卷起裤腿、撸起袖子,赤脚踏入水田,一株株嫩绿的秧苗在他们的手中被精准插入田中,深刻体会了粮食生产的艰辛与不易,感受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巡山实践环节,选调生们在林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习山林资源保护知识,开展山林巡查工作。他们扛起树苗、拿起铁锹,穿梭于山林之间,挖坑、栽苗、填土、浇水,为山林植入新绿,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
夜幕降临,一场“火塘夜话”在温暖的火光中拉开帷幕。选调生们围坐在篝火旁,分享着白日的收获与感悟,交流基层工作中的经验与困惑。大家围绕“如何让哈尼梯田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活力”“新时代选调生如何当好文化传承者”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攀枝花乡选调生高瑞旺表示:“这次的插秧体验让我深刻明白了哈尼族人祖祖辈辈在梯田上劳作的艰辛,更加清楚了自己作为选调生的责任。”元阳县司法局选调生刘志成则说:“这次农耕课不仅是插秧,更是心灵上的播种。今后,我将把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到实际工作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倾听民心,为基层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此次“田野课堂”实践活动,是元阳县深化选调生“三堂课”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选调生们跟着哈尼族农户学习传统插秧技艺,感悟生态智慧;沿着护林员的足迹巡山、植树,了解哈尼梯田的生态保护机制;围坐火塘边聆听哈尼族老党员讲述“梯田守护者”的故事,感悟坚守与担当,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选调生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昂扬风貌,也为元阳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源:元阳哈尼梯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