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目睹铅变成黄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0 14:00 1

摘要:在中世纪,炼金术士们追求将铅转化为黄金的梦想,而现代科学通过粒子对撞机实现了这一过程。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15至2018年间生成了约860亿个黄金核,尽管其数量微不足道,仅相当于几万亿分之一克,且存在时间极短。物理学家通

在中世纪,炼金术士们追求将铅转化为黄金的梦想,而现代科学通过粒子对撞机实现了这一过程。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15至2018年间生成了约860亿个黄金核,尽管其数量微不足道,仅相当于几万亿分之一克,且存在时间极短。物理学家通过ALICE探测器的零度量能计测量黄金的生成,利用铅核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光子并扰动其内部结构,从而形成黄金及其他元素。尽管黄金的产量极小,达到每秒约89,000个核,科学家们的研究揭示了粒子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超越了古代炼金术士的想象。这项成果已发表于《物理评论C》期刊。

在中世纪,人们对将普通铅转化为纯净闪亮的黄金的想法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对炼金术的追求或许更应通过粒子对撞机的构建来实现。最近的研究表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15至2018年的第二个运行阶段中,从高速铅核中生成了大约860亿个黄金核。然而,这一黄金的数量微不足道,仅相当于几万亿分之一克,并且存在的时间仅为瞬息之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学家测量黄金生产的方法。他们通过计算参与铅相互作用的质子和中子,利用ALICE(大型离子对撞机实验)探测器的零度量能计(ZDC)来完成这一过程。CERN的ALICE合作组成员、物理学家乌莉安娜·德米特里耶娃表示:“多亏了ALICE ZDC的独特能力,本次分析首次系统地实验性地检测和分析了LHC中黄金生产的特征。”

在元素周期表上,铅和黄金仅相隔几个元素,黄金含有79个质子,而铅则有82个。这种接近性意味着通过从铅原子中去除几个质子(以及一些中子),理论上可以创造出一个黄金原子。然而,这一过程远非简单,必须依赖能够将粒子加速到极高能量的粒子对撞机。ALICE合作组现在量化的黄金生产并非来自铅核之间的直接碰撞,而是发生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以99.999993%的光速进行的近距离接触。

在如此极端的速度下,铅核改变了垂直于其路径的电磁场,当两个铅核接近时,会产生一脉冲光子。这种光子相互作用可以扰动铅核的内部结构,导致中子和质子的弹射。除了黄金,这一过程还可以产生其他元素,如铊和汞。ALICE ZDC通过计算带有不同质子数量的游离中子,从而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同一运行中量化黄金、铊和汞的生成。

尽管铊和汞的产生量较大,但在ALICE碰撞点附近的铅-铅碰撞中,黄金的生产率达到了每秒约89,000个核。在粒子加速器的第二轮运行中,仅产生了29皮克克(万亿分之一克)的黄金,这一数量相当于细菌的规模。新形成的黄金核很快与对撞机的壁面发生碰撞,几乎立即解体为质子、中子和电子。

尽管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可能会感到失望,但这些科学成就确实令人着迷。科学家们能够以接近光速推动原子,并分析这些原子所经历的转变。这一能力超出了过去炼金术士们的想象。“看到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处理产生数千个粒子的正面碰撞,真是令人印象深刻,”来自乌特勒支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马尔科·范·李温说,他也是ALICE合作组的发言人。“它们的灵敏度足够高,能够检测到仅生成少数粒子的碰撞,从而允许对稀有电磁‘核转变’过程的研究。”这项研究的发现已发表于《物理评论C》期刊。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