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女士住在毕节市兰苑花园小区,她在小区业主群质疑,业委会不召开业主大会,擅自让新物业公司通过试用期行为,不满社区支书刘某的“开不开业主大会,怎么开是业委会的事”的回应,骂了刘某“草包支书”。
作者:东方鸿鹄
01
贵州毕节“草包书记”事件,仍在发酵。
任女士住在毕节市兰苑花园小区,她在小区业主群质疑,业委会不召开业主大会,擅自让新物业公司通过试用期行为,不满社区支书刘某的“开不开业主大会,怎么开是业委会的事”的回应,骂了刘某“草包支书”。
刘某报警,任女士被毕节市七星关区洪山派出所民警用,手铐从贵阳铐到了毕节,并被行拘三天。
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有几个槽点。
第一,任女士在微信圈说刘某“草包书记”属于什么性质?从词义角度而言,草包是比喻用法。一般指某人无能,表现令人失望。
鹄哥以为,拿这个词说人,无能如何都够不上侮辱,最多算粗俗。尤其是业主任女士,对作为社区书记的刘某工作不满,甩出一句俗词,又算得了什么呢?后者应有雅量和包容,公权力也当有所谦抑,而不是一言不合就动用警力警权。
警察决不能充当权力家丁。
由此,鹄哥想到主席延安时期也曾“挨骂”。
看看他老人家是如何处理的?
当时,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被雷击触电身亡,同一天,一个农民饲养的一头驴也被雷电击死了。这个农民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XXX ”
主席不仅宽容了他,还向他道歉。
想想,如果按照毕节草包社区书记的逻辑和做法,那个咒骂主席的农民,岂不是当场给枪毙了?
在处理事件过程中,主席还说过这样一席话:“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
共产党人是骂不倒的。总设计师说过,“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不怕群众骂,就怕群众不说话。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谨记。
第二,毕节当地警方用手铐将任女士从贵阳铐到毕节,是否违规?
1月26日贵州省毕节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经复查,任某在微信群侮辱他人的行为存在。七星关分局洪山派出所遂对任某进行异地传唤,是因为任女士拒绝配合,经审查,该传唤程序违法,依法撤销七星关分局对任某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这样的表述才让人失望。根据法律规定,侮辱、诽谤案件一般属于自诉案件,应当由公民个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只有在侮辱、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公安机关才能按照公诉程序立案侦查。
所以“草包书记″和毕节警方的种种表现,属于典型的权力任性。
警方的行为,也难免被诟病知法犯法嫌疑。
第三,1月29日,女事主向任女士向外界证实,当初对他作出行政处罚的涉事派出所所长、分局副局长和毕节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已登门道歉。当然道歉固然需要,但仅仅道歉当然还不够。还是那句话,如果道歉有关,还要法律干什么?
任女士已经口头提出了国家赔偿,她还希望具体的处理结果能公正处理。
在鹄哥看来,任女士提出国家赔偿,当地警方出于息事宁人,大概率会同意花钱了事,但更可能是补偿,而不是赔偿。虽然行拘几天,赔偿数额也有限。但草包书记事件中,国家赔偿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一旦做出赔偿,意味着承认自己做错。但前面说了,直到现在,毕节当地警方只承认程序存在违法,而认为任女士已经违法,处罚本身是有依据的。
所以事件如何善后,仍值得关注。
02
“草包书记”事件发生后,网友有各种解读,被诟病最多的是“权力任性″之说。
不过,在鹄哥看来,真正可怕的还不是公权力任性,而是“权力抱团”。
就在几天前,在央视播出的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二集《守护民生》中,披露了孙小果案大量细节。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孙小果案跨越20年。他第一次犯罪是在1994年,当时在昆明市环城南路,他和另外四名男子光天化日之下将两名女青年强行拉上车,开到郊区实施轮奸。当时孙小果不是主犯且未满18岁,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1997年,本应在监狱服刑的孙小果离奇地出现在了社会上,再次强奸4名未成年女性,其中1人是未满14岁的幼女。1998年2月,孙小果被昆明市中院一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然而,孙小果当时却“死而复生”。
原来,母亲孙鹤予和继父李桥忠,多次找关系,非法为孙小果办理保外就医和减刑。
2019年孙小果涉黑案刚被曝光时,网上一度盛行各种传言,比如说其家庭背景如何如何,甚至造谣说孙小果是中央某领导孩子。
很快谣言不攻自破。调查显示,孙小果母亲孙鹤予早先是民警,继父李桥忠是基层公安局副局长。早年二人还因包庇孙小果案被查处,孙鹤予还被判刑。
严格来说,孙家也是普通家庭,并无什么显赫家庭背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家庭,却有通天手段和能量。
时任云南省高院院长是赵仕杰,虽然孙小果继父李桥忠不认识赵仕杰,但却绕着弯子,找到了能和赵仕杰说上话的人。
调查表明,李桥忠通过不止一个人和赵仕杰打了招呼,其中之一是时任云南省长秦光荣的秘书袁鹏,李桥忠辗转通过一个私人老板结识了袁鹏,送了3万元,袁鹏接受请托给赵仕杰打了个电话。
最终查明,孙小果案背后有庞大的“保护伞”和大量公职人员徇私枉法问题,涉及一百多名公职人员,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0人,组织处理50人,谈话提醒22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9人。这其中包括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赵仕杰和其他5名省管干部。
在中央督查组督办和云南、昆明等地方组织深挖下,孙小果还是被判死刑,并已于2020年2月伏法。
孙小果案里,很多细节同样不可思议。
最让人惊诧的就是,一个普通警察家庭,能让公权力为其效力,搅得整个云南全省司法系统天翻地覆,让100多名公职人员抱团为其效力。
有评论指出,这100多人就是一百多道程序,只要有一人坚持原则站出来,孙小果案就不可能走到最后。
但司法系统层层把关,却层层失守。
司法体系中这些程序设置,本就是为了守护公平正义,却在权力腐蚀下成为腐败的遮羞布。
03
无能是孙小果案,还是贵州毕节“草包书记”事件,真正让人胆颤的是手握权力的一帮人,“抱团”绕过法律和规则。
草包书记事件中,一个小小的社区书记,都能调动地方警力为其“效命”,对最普通的百姓张牙舞爪。
无能异地铐人,还是行拘抓人,毕节警方的行为,合法性都颇有争议。
即便是置身舆论漩涡,毕节警方不是主动承认错误,而是为一再为自己辩解。这是权力抱团的生动体现。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段话,大致意思说,公检法系统,只要不是命案,都有办法摆平。当时还将信将疑。 孙小果案却让鹄哥有了新理解,特别是,联系到重庆那起著名的杀害外国人灭口案,可以得到下面结论:
任何案件都能被摆平,哪怕人命关天也可以安然无事,只要权力足够大。
都说权力必须关进笼子,如果权力太大,笼子也可能装不下。而这,才是很多问题的死结所在。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