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作者:东方豪
7月24日,一条重磅消息在朋友圈炸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目的很明显,就是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并明确提出工作目标推进“时间表”: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从“意见”内容看,这次高层是铁了心要减轻教育压力。
如何减压?
”意见”洋洋洒洒列举了30条,但简单概括起来核心做法就两点。
一是要求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二是加强对课外培训机构的监管。
意见对学校教育对教学内容和作业也出具体要求。比如,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等。
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在豪哥看来,这个量化规定没有意义,也不大可能实施。
为什么?因为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还在那。学校布置作业少点,也不可能会让学生轻松下来。
实际上,现在的孩子课后作业多,并不是学校布置的,而是课外补培训班的“加码”,甚至孩子自己都习惯了这种日常学习生活。
不过,通知要求学校实施课后服务,则有可能。
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教育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
在豪哥看来,学校课后服务肯定能搞起来,就像各地现在的暑托班,看起来挺热闹,但实际效果和意义不大,多数学生和家长不会感兴趣。
因为课后服务属于免费服务。绝大多数优秀老师不会参与,即便参与也只是做做样子,不会用心。理由很简单,他们会自己组织学生私下有偿服务。特别是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后,一些优秀老师的私下有偿授课将受到追捧。这点,后面会讲。
所以豪哥觉得,这个学校课后延伸服务,多半会成为形式主义“样板”。
加强对课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是这次意见的最大“看点”。
这次要动真格了。
前些天,陕西榆林曾曝出要取缔校外培训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随后当地教育部门又出来辟谣,称是媒体误读。
有意思的是,虽然大家普遍认为,校外培训大大加重了学生和家长负担,但是,现在如果真的要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绝大多数家长是反对的。
意见对培训机构的监管,画出不少红线。
比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
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
应该说,这次监管要求,才具有杀伤力。意见一旦实施,一些小的培训机构必然无法生存,大量校外培训机构因为不符合条件或违规教学、违规宣传而直接关门。而像新东方等上市公司,还可能面临退市。
回到“意见”的初衷。培训机构监管严了,数量少了,学校布置作业也有限制了,同时也推出课后服务了,能减轻孩子学习压力和家长经济负担吗?
豪哥的想法,不会!
衡水中学作息时间表
原因有几点。
第一,家长对现在教育的焦虑,原因是多方面的。
孩子学习紧张,教育成本高只是一方面。社会不公、贫富不均、社会资源分配失衡、教育指导思想偏差等,也都加剧了家庭焦虑。而这些问题,绝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
第二,学习本就是一个需要刻苦努力才能达到优秀的过程。
想出人头地,只有付出努力。古往今来,凡是成功的人,有出息的人,哪一个不是从小就吃苦经受磨炼。所以很多家庭和孩子,想草根逆袭,不会因为学校减负而放松要求自己。
第三,中考高考仍是要考试看成绩。
而且现在看,中高考仍是最公平的教育选拔方式。所以多数普通家庭孩子,只有把学业搞好,才是惟一的出路,今后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底层“内卷”,会长期存在。
第四、意见特别提到的加强培训机构监管措施。
结果是小的培训机构无法生存,大的培训机构会更火。与此同时,在校优秀老师私下的授课将增多。而且收费可能比一般培训机构还高。不管教育部门打击的调门多高,这是杜绝不了的事。
所以,豪哥对此的结论是:
学校为课后服务需要承担更多的工作,财政还可能会给予一定补贴,多数家长并不会领情,仍然通过课外培训机构或校内老师给孩子补课,孩子学习负担不会减轻,家庭的经济不但不会减轻还会加重。而请不到老师或无法在培训机构上课的孩子家长,会更加焦虑。
虽然出发是好的,但掩耳盗铃式的改革,结果只能是陷入黄宗羲定律。
现在北大清华博士为成为中学老师挤破头,而能考入北大清华的只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二十年前不是这样。
价值观改变了。而这,才是普通家庭对教育过分焦虑的根源。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