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魏萌于2014年7月加入DCM,专注于消费互联网、O2O服务、定位年轻人的移动应用,曾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8月16日,DCM董事总经理魏萌(Sara wei)去世,年仅32岁。
魏萌于2014年7月加入DCM,专注于消费互联网、O2O服务、定位年轻人的移动应用,曾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
此前,据媒体报道,魏萌是在LEGACY飞跃工作坊课程中意外晕倒,疑在课堂遭遇三人辱骂、精神洗脑等。
大家一阵哄笑,可还真被说中了。他的焦虑还真就来自于“亏心”:那是一种人性和财富之间的摩擦。毕竟开发商这行看起来光鲜,可背地里灰色手段也没少。对上,各种权势酒局斗智斗勇。对下,还要应付不肯拆迁的住户,还得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拖欠工程款!他确实很焦虑,因为也会被各种人追债/辱骂/欺压。但该做的一样做,欠的钱也不还,却开始寻求神的庇护,渴望从虚拟的信仰中找寻精神解脱。
后来,我知道的一位女高管,也莫名其妙的去在参加一场打着管理者培训名义的“灵修课”,我听说课程的流程就是:侮辱你、摧毁你、拯救你。去的前几天,就是人格上的折磨,哭得死去活来,感觉自己的人生都没了意义。最后虽然“拯救”了,但她并没能被拯救过来,结束后患上了抑郁症,停工了好久。很多人都费解,这么优秀这么成功的人,怎么会被这种弱智领袖班骗了?这不就是PUA吗?可据我的观察,那些灵修班的敛财对象,恰恰都是中产阶层之上——因为只有赚到钱的人,才会对自我价值更加焦虑。更迫切需要提升自我,维持地位、拔高格局。但这一关注不要紧,就一定会发现自己“有病”。毕竟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更完美,可没人能完美,所以总能抓出点问题来痛批。
就像那位女高管,事业成功,可她确实因为忙于工作疏忽家庭了,而那时她被多人辱骂:“你对得起你的家人吗!你为什么不好好照顾孩子!你不是一个好母亲”。这些话狠狠的扎在了这位职场女强人的心上。我猜测,她当初进这个班,或许也是自己无法找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点,渴望通过这个灵修班,寻求到解决之道。很唏嘘,原以为有钱了能解决一切烦恼,可有钱后发现,钱解决不了的烦恼其实更煎熬。甭管达到了何等社会地位,都会面临各自的难题。刚开始谁都是意气风发,可最终似乎都会陷入自我怀疑,甚至病急乱投医。
一类是有钱人的全职太太和孩子:一个每天焦虑老公被狐媚子勾搭拼命学习御夫术。一个背负着富二代的光环,迫切的需要证明自我价值,但又舍不得父辈给的红利。还有一类是抓出了风口有点小成就的人:比如早期的公众号主和后来抓住直播风口的网红,她们真的赚了很多钱,但现在也非常焦虑,因为前途迷茫,有能力的人太多,她们感觉自己只是胜在了侥幸。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一类人:觉得自己“德不配位”的人才最容易焦虑。虽然看起来过得很好,可当你不相信自己能抓住现在拥有的一切,害怕被别人替代,害怕失去一切时,就会焦虑。所以你知道他们最爱干的是什么吗?就是花钱去买各种课。但是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就会逃避,走捷径。所以靠谱的专业提升课买了就算是已经看了,而越是教你走捷径的课越好卖。比如对外:只要三招,就能让男人对你死心塌地、钱全给你花的课最火爆。
对内:最好能在短期内重塑自我、飞速成长的课,最畅销。看起来逻辑其实没错,但重点就是太急了。总想找到捷径,可生活本身就没有捷径。把矛头对外的人,总是对别人的期望值超高,却对自己的要求无限放低。要我说就是脑残偶像剧看多了,你是谁啊?你有什么啊?凭什么让人家对你死心塌地,无限包容?
而把矛头对内的人,比上面这类要高一个段位,至少她们明白:什么锅配什么盖。但重点还是在于太急了!总想花最短的时间让自己彻底的蜕变。所以你看,觉得自己不好看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整容,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的也懒得去读书、提升,而是花点钱,一下就能突破自我、开发潜能,成为领袖,探索生命高峰了。恨不得上两天课就能彻底重生。所以本来循序渐进慢慢引导自我反思,改变心境,就变成了用“暴力”方式直接摧毁。
结果是什么?就是心理防线一下就崩了,重塑不回去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用挫折教育的。
那些看似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其实都是在逃避。最有用的方法有且只有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所有的事无非难就难在选择。
可最后你会发现,那些你觉得两难的选择,怎么选都会后悔。可但凡你选择了,就总能过下去。一样的选择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糟,所以关键的其实不是选择,而是你怎么过。所以啊,调整好自己的心境:既来之则安之,神来杀神,鬼来杀鬼。少整那些歪门邪道,货真价实的提升自己最有用。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