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开男友辞掉工作的陈嘉玲开始破罐破摔,白天对酒当歌,夜晚顾影自怜。
陈嘉玲形容自己是个loser。
她漂泊台北,干着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
却在帮渣男领导打掩护的过程中猛然惊醒,决意结束这种碌碌无为。
有个不咸不淡的男朋友。
在临结婚前才面对了两人不适合的事实。
“住在台北但永远不是台北人”
快40了,没车没房没结婚,生活还被卡住了怎么办?
离开男友辞掉工作的陈嘉玲开始破罐破摔,白天对酒当歌,夜晚顾影自怜。
“我已经40岁了,没有公司会栽培我,也没有办法转行了。我年纪大了,我没有力气谈恋爱了。要花多长时间,去遇到一个人,然后建立一段关系。
我真的很害怕,以后一个人老了,死在家里没有人发现,怎么办?!”
直到弟弟陈嘉明来台北把她从“废墟”中拽出,带她回了家。
车水马龙的都市里,有老老实实过着眼前的日子的普通人。
也有不甘于过某一种样式的生活,就换种方式继续精彩的牛人。
而陈嘉玲,是剩下的第三种人,也就是俗女。
大城市里普通人的生活不想过,又没能力成为牛人。
但胜在生命力强,碰碰撞撞也要理直气壮地坚持自我。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俗,小地方有小地方的俗。
人人都是俗女,要为俗事奔波忙碌,为俗钱奋斗半辈,为俗人伤心难过。
没有哪条路板上钉钉是自己会走到黑的,也没有哪条路非走不可。
回家也是我人生下半场的开始。
不知从何时开始,台剧的主流从小时候的偶像剧逐渐转移到了现实题材上。
前两年的《我们与恶的距离》《想见你》大火。
“俗女”在他们之间看似不太起眼,时隔两年,第二季首播就破纪录。
两季一脉相承的主题,都是——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回顾第一季不过短短十集,却把整个家庭群像刻画得十分鲜活有趣。
刀子嘴豆腐心的妈妈、不会表达自己的爸爸、有点“离经叛道”的姑姑。
小嘉玲的童年故事,常被人说成是台版《请回答1988》。
第二季,回到故乡的陈嘉玲,考上了英文导游证照,打算在老家做接待外国观光客的生意。
此外还不顾家人反对,把全部存款买回一间荒废已久的“鬼屋”,着手打造。
很多东西还不会的她偏偏各种逞能要亲力而为。
结果三番四次把自己送进医院,害得医生以为她被家暴……社死。
在老家开启一段新生活,免不了与家人之间的矛盾和羁绊。
陈嘉玲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儿时经历的影响。
而第二部的童年线,小嘉玲已经升上国中。
母亲为了不影响她学习,没收了她的漫画,不允许她看电视,还带她去剪了短发。
小大人年级的她爱上了和妈妈斗智斗勇。
偷看电视被妈妈发现电视机还残留着温度。
怕冒失女儿一个人坐公交打瞌睡,妈妈骑着摩托车跟了一路。
结果小陈嘉玲真的坐过站,一下车妈妈就疯狂输出:
你就只会傻傻地蹲在这里吗?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路是长在嘴巴上,你刚才不是遇到一个阿姨,你为什么没问她?
控制欲过强的管教,导致了陈嘉玲逆反心理。
长大后,妈妈依旧管着她。
她看上一套浅色的沙发,妈妈觉得容易脏,偷偷给她换了另一套。
面对大发脾气的女儿,爸爸妈妈的镜头画面里,却依旧是穿着校服的陈嘉玲。
无论孩子多大,在父母眼里,一直都是个长不大的小孩。
嘉玲妈妈处于新旧观念的交界。
她因为家庭的原因失去了继续念书的机会,人生也因此留下遗憾。
没过多久,认识了陈嘉玲的爸爸,结婚,生小孩,变成家庭妇女。
所以她觉得女儿应该读书。
应该走得比她远,不用吃她的苦,去过不一样的生活。
所以陈嘉玲认为自己这么大没能有出色的事业,父母是失望的。
可当她问妈妈,“我回来你高兴吗?”
妈妈回复她说,“你高兴我就高兴”。
生活再难,社会再冷,只要心是暖的,就没什么好怕的。
不管走到哪里,家人都是最包容你的避风港。
弟弟陈嘉明在第一部冷不丁地宣布自己“喜欢男人”后,意外发现妈妈早已知晓。
“有时候我也在想,他活到现在三十岁了,这么大了还不敢跟别人说,也是很辛苦。
我也很想告诉他,阿明,其实妈妈都知道,你不是只有一个人而已”。
爸爸一开始十分错愕,接受不了,但当弟弟被在一起3年的伴侣求婚时,爸爸掏出准备已久的稿件,用颤抖的手捧着,说出了自己的祝福。
“阿明,爸爸对你很抱歉,自从金德兴交给你之后,我反而没办法帮你做什么。但是你做得很好,你从小就是一个贴心的孩子…”
所以在伴侣想要弟弟一起去英国生活时,弟弟有些犹豫。
因为他算过,如果他去了英国,一年只能回来两三次,那这一辈子,能陪伴父母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52天,甚至连一年都不到。
从这个具体的数字里,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什么叫“子欲养而亲不待”。
陈嘉玲的半生,集合了无数个属于女性的人生缩影。
从抗拒到接受,从无奈到妥协。
《俗女2》里,陈嘉玲身体机能开始向更年期迈进,甚至面临可能没办法生小孩等等状况。
开头她就遇见已经结婚生子的前男友显摆自己的悠然自得。
陈嘉玲被对比得有些不合时宜的狼狈,但当前男友催促她还不赶紧去生一个时,她瞬间表现得淡定和不屑一顾:
不要,我人生的下半场才刚开始。
是啊,40岁了又怎样?50岁又如何?
只要是自己选择的人生,怎么“俗”都没关系。
说起《俗女2》之所以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离不开强大的制作阵容。
金马影后的谢盈萱、口碑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温升豪、《大佛普拉斯》里的陈竹昇,组合起来可以说是台剧的“顶配”。
特别是主演谢盈萱,太适合陈嘉玲这个角色了。
带点神经质、大张大合的演绎,很好地诠释出女主经常在自信和自弃间疯狂试探的性格。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新面孔,比如演过《第8号当铺》的天心,参加过《乐队的夏天》的旺福乐队,都在剧中有精彩客串。
与许多打着“大女主”旗号的影视作品来比较,《俗女养成记》是一部活生生的女性成长史。
作品播出后,内容下沉到让不同地域、年代、身份的观众都能产生共情,实属不易。
就如它从开始就想传达的,不要以年龄要求自己。
人的成功不只一种定义,那些衡量幸福的物质皆可放下,唯独别丢掉自己。
一辈子不短也不长,当你勇敢接住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就是赢家。
来源: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