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大珠江学院:以“三融”为笔,写好应用型人才培养文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11:05 1

摘要:近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粤影之光”推介会上,一部由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华珠”)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行花街》引发关注。影片以影像人类学视角解构广府春节民俗,填补了都市非遗纪录的空白。从非遗调研到影像创作,从学术论证到产业转化,该校师生团队全程

近日,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粤影之光”推介会上,一部由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华珠”)联合出品的纪录电影《行花街》引发关注。影片以影像人类学视角解构广府春节民俗,填补了都市非遗纪录的空白。从非遗调研到影像创作,从学术论证到产业转化,该校师生团队全程深度参与,成为其“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赛教融通”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

校企共建 打造产教融合“样板间”

科幻悬疑电影新闻发布会暨开机仪式、微短剧拍摄现场……这些影视行业的一线场景,如今频繁出现在华珠校园。作为大湾区传媒艺术类特色院校,华珠携手广州绿谷文化等行业力量,推动影视教育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该校大湾区影视学院院长庚钟银提到,“依托摄影、戏剧影视导演等专业,联动广传视听研究院、湾区国际微短剧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与正佳企业集团等名企共建实践基地,实现‘教室连接片场、教学对接产业’的立体化培养体系。”

在与正佳集团的“无边界联合育人”项目中,校企双方提出了“三维赋能”计划,即共建《数字营销》《创业学》等实战课程;建立“正佳数字营销创新工作室”,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实训载体;启动“新商业人才孵化计划”,遴选优秀学生代表进入企业实习。这种“把课堂搬进企业,把企业请进校园”的双向互动模式,让学生在场景化、数字化平台接触行业前沿,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在人工智能领域,华珠依托与广州海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科技小院,成功申报2024年广东省重点领域项目。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学院2025届毕业设计中有9个选题以此为研究对象或测试场景。“科技小院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人工智能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教师邱广萍说。

双轮驱动 构建科教融汇“立交桥”

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华珠形成良性互动格局。近年来,华珠组建了湾区国际创作者生态园区、广传视听研究院、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大湾区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等多个研究机构和学科平台,不断强化科教融汇。2024年,该校师生共参与创作了1部院线电影、2部纪录片,以及3000余部微电影和微短剧。其中,由庚钟银担任总监制的院线电影《一撞飞天》获2024金童象儿童电影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年度优秀影片”。

与此同时,华珠将行业前沿资源引入课堂,举办 “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获奖影片展・广州展映周”,组织《里斯本丸沉没》等影片映后交流,让学生与导演等行业专家面对面。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影像传播研究中心的学术资源,也被转化为特色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该校还组织学生走进瑶山开展《广东连南瑶族传统音乐传承与传播研究》,积累大量人类学影像资料;开设《岭南文化概论》等课程,将地方文化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人工智能学院教师将省级课题及SCI、EI论文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撰写英文论文并被EI收录;2024年获批的三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覆盖视听艺术、传播学和区域文化领域,为科教协同筑牢根基。

赛教融通 搭建能力跃升“竞技场”

华珠持续探索赛教融通新方式,推动专业实训与教学体系重构。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积极组织师生团队参加“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及“广东省本科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十项省级统筹赛项”等赛事,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国家级、省级赛事中屡创佳绩。

这种赛教融通的理念也早已融入华珠的人才培养体系。像该校国际传播学院就开设了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含粤语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等专业课程,并将课程内容与各类传媒类竞赛对接,将竞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除此之外,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学校与从化供销社共建“乡村文创设计研究院”,学生以竹艺创意赋能吕田镇竹编产业,作品《竹韵——岭南竹艺再生设计系列》获第十一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文化创意类银奖。

“学生充分挖掘从化农业产业特色,设计出柿子、三华李、桂峰茶等以竹编工艺为依托的外包装和IP形象,既以艺术设计创新赋能乡村振兴,也在扎根乡土的生动实践中锤炼本领。”该校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研室主任刘王敏娜表示,在这种模式下,赛事成为检验育人成效的“试金石”,更成为学生对接社会需求的桥梁。

全球赋能 构建开放办学“生态圈”

如今,华珠正持续强化“家门口的优质本科”定位,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多元路径,为大湾区输送兼具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在国际合作方面,华珠多举措拓展发展路径。“剑桥-青年领袖训练营”粤港澳大湾区交流中心、英国朴次茅斯大学(伦敦校区)学习中心等平台落地,标志着该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迈出新步伐;肯尼亚代表团、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到访交流,英国剑桥莎士比亚剧团带来《仲夏夜之梦》展演,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机会;汉语言专业学生参与剑桥训练营,在参观大英博物馆、剑桥图书馆及学术讲座中拓宽视野,坚定读研深造目标。

“华珠来的实习生绝大部分实战经验都很足,从选题策划到具体执行拍摄剪辑能快速独当一面。”南方都市报记者、该校2018届校友董梓浩建议,学校应贴合行业人才需求,继续强化学生创意思维培养,深度拥抱AI技术,使课程设置更贴近行业前沿。

展望未来,作为扎根粤港澳大湾区的应用型高校,华珠将持续以“三融”育人体系为笔,在产教协同中夯实实践根基,在科教互动中培育创新动能,在赛教结合中磨砺过硬本领,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素质人才书写务实而生动的答卷。(陈思华 尧学慧)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