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操作!十多年的老宝马3系继续升级,这次难度太大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11:12 1

摘要:过年时开始做的第二道题——国锻。都已经2025年了,相信大家对靠谱国锻的认知应该都不存在过多怀疑,这个略微夸张的标题,也来源于难有车主在老车上用到这个级别的国锻,且附加一段努力。

本期是宝马客《车主评车》的第123篇文章。来自作者LSD十多年的爱车——宝马E92 335i的丰富故事,承接前三期,此篇讲锻造轮毂定制。

——编者按

过年时开始做的第二道题——国锻。都已经2025年了,相信大家对靠谱国锻的认知应该都不存在过多怀疑,这个略微夸张的标题,也来源于难有车主在老车上用到这个级别的国锻,且附加一段努力。

回顾这个过程,是一步步达到最终效果的努力。下图为预览。为何先写第二道题?因为这道题做得努力且开心。第一道题——避震,严谨说目前还在测试调整,相当努力,却因为一些插曲相当不顺畅,后期会在SP2中写很多关于避震调校的知识和过程。

序列上,宝马原厂铸造型铝合金轮毂的性能和稳固程度,客观说只能算中下。当然BBS代工的那些宝马原厂锻造则是很好的选择。大概是2013年时,E92 330去天马跑过一节,原厂铝合金铸造轮毂在标准用足赛道空间跑法压路肩后,直接右前轮变形,于是才有了这套从330传承到335上的Z4轮毂,这套轮毂包含了对前行机型N54的致敬,同时视觉上好比强壮版BBS RZD。

而国锻的品质序列如下:原厂大牌锻造>国模锻>靠谱国铣锻>常规旋压>宝马原厂铸造,当然本次更换其实更多是为尝试,毕竟也是以前想过,但没尝试系列。同时,因为我选的方向属于来图定制,因而必然在铣锻这个工艺上。

一、Day1-Day15

宝马对应款式方面还是会有不少通用选择,例如1M上的359M,APEX的V5RS和AC7、AC8。十多年那套Prior Design的包围加轮毂,当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套轮毂好比初代目的深凹轮毂。款式也在安全性上优先考虑,过细少条幅的款式不列入选择,条幅绝不镂空。

尺寸上沿用较为和谐,且性能相对不损失的18英寸,虽原厂也有19英寸选配,并且还能上到20英寸,但不认为和车体和谐,对比九年前那台意大利车,原配20英寸轮毂,车体要比E92宽大一整圈。

在原Z4款轮毂一点都不低的颜值上,进一步提高性能和颜值,同时维持18英寸,无疑大幅提高了这道题的难度。做了一个专门的Word文档来做款式选择,同步与厂家比选同步。Z4轮毂的视觉效果放一张老图回顾。

联系了几家专业厂比选,厂家选用和我一样有技研精神,但网上可见度相对最低那家专业厂(因为没空过度营销),厂家也无保留地发送了安全资质,充分的案例。对于胚体的解读和选用也是这家厂的优势。过程中也学会了基本的计算逻辑,款型选定了深凹方向的CF*款式,颜色按厂家建议选拉丝银,自行推演,拉丝银相当于小白鞋,如追求和谐低调,会指向拉丝灰。

在不改变原设定倾角范畴基础上,经过两次自行精准测量,测量的方式为从轮拱叶子板处垂线测量与轮毂中心点的距离,同时也测量了叶子板边缘的厚度,这个厚度不同厂家理解不同,我的厂家属于不考虑这个厚度方向(摆臂运动实际是圆弧轨迹,而非直上直下)。

数据改变逻辑为前后均在适当增加宽度基础上降ET,前8.5J,后9.5J的宽度为兼顾性能、使用,及凹进颜值的综合结果。比如,我的车能装10J,甚至10.5J后轮,但这个宽度对应目前336马力过宽,无任何必要。

在后轮的ET设定上,回望有一段蛮重要的探讨,当时几次自测后,在后轮用ET22,还是25数据上,有些矛盾(来自同车不同避震,导致不同车高而形成的不同数据结果),我发了这段计算逻辑给厂家,“后轮计算:目前8.5J换成9.5J后,宽度增加25.4毫米,相当于单侧增加12.7毫米,ET由目前39降到22的话,相当于再往叶子板走17mm,共计往叶子板走了29.7mm,属于用足了目前3厘米的距离。”厂家经过思索,也一方面觉得测量及认知一定是较高精度了,不用留冗余,共同选定了ET22,结果装车的确数据完美。

当然,这套轮毂的精髓在于在受力分析无问题基础上,从哪开始凹,及凹多少?最终形成较好视觉效果,即哪怕是同J值、同ET、同款式的轮毂,也会存在相当不同的做法和效果。

走完这一步十天。当厂家五天后发来基于真实数据的生产效果图,画面开始清晰和实感。之前下单时,知道会是全网第一套18英寸cf*,并且对效果有信心,但不确定我的车是否镇得住如此气势的轮毂。

胚体用铂然出口凹胚,又称出口重胚,这点属于关键前置选择,这个胚体就决定了多数,关于胚体还有一个更通常和知名的选择——宏鑫,相关对比可自行研究,写出来容易引发争议。受力分析模拟,整体载重级别单颗偏低调标注720KG。

二、Day16-Day35

然后,进入生产序列,等了一段时间后,收到了胚体到位图。

隔了几天,收到了上线切削前轮过程视频。

以及半成品图。

一步步接近完成,又隔了三天,经过费工的手工拉丝阶段,还在外地的我,深夜收到了完成图,拿着手机欣赏很久,相当漂亮。

隔天快递发出,就在F1上海站的当天,人还没到家,轮毂已到,回看放在门口的样子很有仪式感。

运到的安装店,也是之前做维保的地方之一。一群师傅协作,卸轮毂,扒轮胎,上轮胎,动平衡,磨除轴头陈年锈上油,没有高级的环境,没有过度的设备,像赛车维修站,巧合呼应了当天正在举行的F1上海站。用手掂量和Z4款轮毂对比,更宽的国锻重量反而只有Z4款的1/3左右。

接下来就是装车图,老地方尘封微单走一套。

Ps:之后在苏州GT Show上,老远就看到了这家国锻厂,回音共鸣感。

请留言 评论

来源:宝马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