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办公室老李突然甩出这句话,所有人默契地掏出手机——朋友圈里赫然挂着老张家二婚的电子请柬。38岁的老张二婚要摆30桌,这已经是今年第6个"红色炸弹"了。
"老张这个月又要吃泡面了!"
办公室老李突然甩出这句话,所有人默契地掏出手机——朋友圈里赫然挂着老张家二婚的电子请柬。38岁的老张二婚要摆30桌,这已经是今年第6个"红色炸弹"了。
有人算过账:
月薪5000,同事结婚随800
亲戚住院探病凑1000
老家表舅公八十大寿封2000
最后给孩子报辅导班的钱,硬是凑不出零头。
现在随礼早不是"心意",都成了明码标价:
▶ 普通同事500起步
▶ 部门领导得包双数
▶ 老家亲戚按辈分翻倍
更魔幻的是,有人拿着POS机收份子钱,扫码支付还能开发票!
那些嘴上说"人到场就行"的,转头就在酒桌上拿手机拍礼金簿。
那些哭着说"就当帮我个忙"的,转头就开上了新车。
最可笑的是葬礼都开始搞"充场面"——花圈要摆够99个,骨灰盒要挑镶金边的,真当阴间也搞直播带货?
你被"人情债"绑架过吗?
[评论区说说你的故事→]
#人情债该不该还# #中年危机实录##人到中年才懂的痛# #中年人的钱都去哪了##今日话题#
来源:吃着凤梨说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