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早在100年前,美国就曾动过用病毒将中国人彻底消灭的念头。那么,美国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此前的新冠疫情真的是美国人所为吗?
此前,我国发布的白皮书里,清晰提及新冠疫情可能的源头。不少网友看过白皮书后,也对新冠是否源于美国存疑。
然而,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早在100年前,美国就曾动过用病毒将中国人彻底消灭的念头。那么,美国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此前的新冠疫情真的是美国人所为吗?
19世纪时,美国刚好处于迅速工业化的时期,尤其是南北战争结束后,为了开展重建工作,他们制定了多项铁路建设计划。
然而,战争造成的创伤使得美国本土劳动力极为短缺,而中国劳工恰好能弥补这一空缺。特别是当时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农民,为了日后能过上好日子,纷纷选择漂洋过海前往美国。
尽管当时美国工人的薪资水平不算高,但对中国劳工而言,这已然是颇为可观的收入。就这样,中国劳工凭借自身吃苦耐劳的品质,成为了美国铁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这种“性价比”却刺激到了白人的敏感点。毕竟处于经济不景气的时期,不少白人执着于维持高工资,最终落得个流落街头的下场。
大量处于社会底层的白人,在发觉中国劳工仍有工作可做时心生不满,声称是这些中国人把他们的工作机会给抢走了。
由于我国文化影响颇为深远,而美国作为移民国家,想要让中国人主动留在美国生活近乎不可能。如此一来,中国劳工与美国当地底层民众之间的矛盾便逐渐浮现出来。
1882年,这颗“定时炸弹”终究还是引爆了。就在这一年,美国国会出台了《排华法案》,把全体华人彻底推入了“深渊”。
此次法案的背后,所意味的不只是经济层面的竞争,还有对我国文化的忌惮,白人极为担忧自身的优越地位会被中国劳工打破。
1885年,美国爆发了一起极具影响力的事件,即“石泉镇屠华案”。这一事件表明,在美国政府的默许之下,美国人对华人的歧视已然成为既定事实。
这样惨痛的教训,也让“黄祸论”在美国社会彻底浮出水面,直至如今,仍有一些美国人对中国人抱有较大偏见。
杰克·伦敦是一位在美国声名远扬且曾在中国备受瞩目的作家,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是他萌生了利用细菌让中国人灭绝的念头。
杰克·伦敦年少时,常与底层民众来往,目睹了中国劳工在美国的生存状况,不过他和我们有所不同。
他所看到的并非是中国人坚韧勤奋的品行,而是对白人的生存构成威胁的群体。就这样,带着这种浓厚民族主义观念,杰克·伦敦逐渐成长为了一名作家。
1904年,杰克·伦敦于一份报纸上发表了对中国公民的歧视言论,这篇短文正是那“声名远扬”的《黄祸》。
在这篇短文里,杰克·伦敦表示中国劳工是愚笨、粗野且没文化的,要是他们长期在美国生活,会给白人文明带来巨大影响。
更值得关注的是,1910年杰克·伦敦又推出一部新小说,在这部小说里,他将自己对换人的排斥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篇文章里,他提及中国在未来会凭借战争开启崛起进程,还成功占据了欧洲的一些区域,而到最后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
美国决定对中国实施生化战争,投放瘟疫细菌,让中国各地都陷入到了瘟疫的蔓延中,最后走向了灭绝。
实际上,这种针对中国人的偏见与黄种人的逐步崛起存在关联。毕竟,白人非常担忧自身所谓的“文明”会受到黄种人文化的影响。
尽管杰克·伦敦在如今难以获得许多人的认同,然而在当时,他那种狭隘的观念却赢得了不少美国人的拥护。
这种成见,有个更唬人且更居心不良的称呼:“黄祸论”。这个词最初并非由美国人创造,其根源能追溯到19世纪末的一位俄国社会学家。他所忧虑的是,沙俄在远东地区扩张时会受到黄种人的掣肘。
随后,“黄祸论”传播到了欧洲。特别是在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结束后,亚洲国家日本居然战胜了老牌白人帝国沙俄,这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黄种人居然能打败白种人?”恐惧情绪迅速扩散开来。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宣扬这一论调极为热衷,他扛起“黄祸”的旗帜,到处宣称日本会与中国联合,组建黄种人大军,从东方发起进攻,将西方文明摧毁。他还指使创作宣传画,把这种恐怖场景描绘出来,让人们人心惶惶。
这种逻辑根本经不起推敲:明明是西方列强在全球开展殖民扩张活动,对其他国家发起侵略,可他们却反倒把自己包装成可能遭遇侵害的一方,还把仍处于积贫积弱状态或是才刚刚踏上发展征程的亚洲国家视作严重威胁。
“黄祸论”传播至美国后,刚好与当地原本就存在的排华情绪相互契合。如此一来,对华人的恐惧不再只是源于经济方面的担忧,还被拔高到了“国家安全”和“种族纯洁”的政治层面。
历经教育、电影以及宗教宣传等诸多途径,“黄种人‘低贱、危险、异己’”的观念在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脑海中被植入。
追根溯源,“黄祸论”的关键在于一种恐慌情绪,究其根源或许和更为古老的集体记忆存在关联,就像历史上匈奴向西方迁徙、蒙古向西方征伐给欧洲造成的影响。
自近代起,西方列强清楚知晓他们在殖民地的行径并不光彩,潜意识里也怀有这样的忧虑:倘若有一天那些受压迫者变得强大,是否会反过来报复他们?
倘若对其他文明类型缺乏理解,又对不同种族存有天然的排拒心理,那么当自身所处社会遭遇经济困境或者产生内部冲突时,这种源于种族与文明层面的恐惧,便很容易被政客和媒体利用,成为他们转移公众注意力、挑起对立情绪的手段。
最初国家建设需要华工助力,之后却嫌他们抢占生存资源,接着通过立法有组织地排斥他们,甚至有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设想以瘟疫来实施种族灭绝。这一百多年的历程一目了然,始终充斥着因经济利益、文化差异和种族歧视而产生的恐惧与敌意。
那深植于部分西方人士观念底层的“黄祸”阴霾,不会轻易散去,它或许会在某些阶段隐匿,但在特定情形下,像社会矛盾加剧、国际关系紧绷之际,又可能变换模样再度出现。
坚信未来伴随疫情期间更多资料的公开,新冠究竟起源于何处,也将不再是未解之谜。
信息来源: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