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如洗,觚影成双 —— 清乾隆 仿汝釉花觚(一对)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09:36 1

摘要:出版:《Exhibition of Qing Mark and Period Monochromes and Enamelled Wares》,马钱特,1981年,图录编号4。

重要古董器物专场

IMPORTANT

CHINESE CERAMICS & WORKS OF ART

2025保利厦门春拍

清乾隆

仿汝釉花觚(一对)

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

尺寸:13cm.Diam;17cm.High X2

备注:

1.马钱特(Marchant)旧藏

2.香港苏富比,2005年5月2日,Lot688

出版:《Exhibition of Qing Mark and Period Monochromes and Enamelled Wares》,马钱特,1981年,图录编号4。

雍乾之交,御窑厂所出之颜色釉,斑斓多彩,品类丰富,集历代之大成,摹古与创新并存,肇启清代御瓷艺术之巅峰,令后世不可企及。北宋汝窑天青瓷器为宋瓷美学之最高典范,明清鉴赏家均将徽宗大观朝官汝器列为名窑之首。故其也成为酷爱陶瓷的雍正皇帝必欲攻克的仿古釉品种。

据《清档》记载,雍正帝屡次拿出内府藏宋代原器,发与唐英命其对照仿制。有些仿宋器雍正特意不让唐英落本朝年款,以竞技于古人。摹古是彼时造器的主要精神,除了对赵宋诸大名窑的精心仿造以外,还专门汲取上古三代以来青铜与古陶之经典造型,加以化裁,敷施色釉,予以古老器型新的姿采,其开创之功成就清宫御瓷之新篇章。

觚,原为商周青铜礼制酒器,至宋时,官窑将其转化为陈设雅器,不再具有酒具功能。瓷觚多沿袭青铜原型轮廓,然细节纹饰已趋简化,以釉色清雅为尚。清康、雍、乾三朝帝王慕古之风炽盛,尤以乾隆帝为甚,其御窑所制瓷觚形制古拙端秀,常列于宫廷几案。

《清人乾隆帝是一是二图》中,置于案旁的花觚

乾隆朝花觚形制多变,或出戟,或不出戟,或细长,或敦实,或饰开片,或不饰开片,本品即属其中出戟饰开片者。其形制应溯自宋官窑瓷觚遗韵,并像绝大多数仿汝釉瓷一样落本朝款,既承袭宋瓷形制之精髓,又彰显乾隆朝摹古创新的审美意趣,以古为基而不拘于古,釉色与造型搭配得宜,自然淳厚却不失典雅的文人气质,置于殿堂之中,流露出浓厚的赵宋遗韵。

乾隆皇帝之审美趣味与雍正一脉相承,故乾隆御窑之作品亦秉承仿古采今之法,本品即为乾隆朝之精绝代表。造型源自上古青铜器觚,器身作三段式,喇叭形口,腹部鼓出,足胫外撇,腹部、足胫均出四道棱脊,造型古朴大方。

通体施仿汝釉,釉质肥腴莹润,釉色青中泛蓝,如雨霁初晴之天色,静谧深邃,釉面密布细碎开片,纹路交织如冰裂。

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篆书款,笔画清晰,字体规整。为乾隆官窑仿汝釉器翘楚之作。

汝釉瓷器辉煌于宋,以釉色温润,开片优雅而闻名于世,冠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有“汝窑为魁”之说。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官窑开始仿制汝瓷,其后断绝。清雍正帝品味精雅,于宋瓷不事雕琢的素雅之美甚为钦慕,故命御窑加以复烧,品质远在宣德仿品之上。乾隆帝即位后,对仿汝器颇为钟爱,曾赋诗赞当时仿汝器物:“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而今景德无斯法,亦自出蓝宝色浮”。

从《清档》的记载分析,乾隆一朝烧制仿汝釉瓷器主要集中在乾隆十三年以前,其时常将内府旧藏汝窑实物或制样发至珠山御窑厂让唐英临摹,本器即为当时作品的典型代表。此瓶所敷施的仿汝釉厚若堆脂,温润似玉,散见开片,颇具旧迹,穆穆之中透出高贵浑雅之气,完美诠释出宋人崇尚一色纯净之美学理念,不输前朝,别有一番情趣。

存世乾隆仿汝釉花觚多为单件,成对者寥若晨星。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款仿官釉出戟觚”可作形制参照。

《孙瀛洲的陶瓷世界》,紫禁城出版社,P266

2017年保利厦门曾释出一件同类单件花觚,釉色开片与此如出一辙,成交价逾两百万元;2012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成对的仿汝釉花觚更是以近四百万人民币成交,可见市场对御窑仿古单色釉器日益追捧。本品釉色沉静如古,器型匀称,成对传世,可遇难求。

来源:沐清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