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场旨在推动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沟通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抖音直播发起,名为“2025共建文明直播”。此次沟通会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主播代表、直播机构以及抖音直播的治理团队,共同探讨直播行业的生态治理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构建长效治理机制的策略。
近日,一场旨在推动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沟通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抖音直播发起,名为“2025共建文明直播”。此次沟通会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主播代表、直播机构以及抖音直播的治理团队,共同探讨直播行业的生态治理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构建长效治理机制的策略。
会上,抖音直播宣布将治理手段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对诱导消费类违规行为实施更为严格的“经济”管理。对于违规主播,平台将采取资金冻结、提现考核、延迟结算等措施,以强化消费服务的规范性和健康性。据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平台上主播诱导打赏的违规行为减少了25%。
抖音直播在消费治理方面的力度持续加大,第一季度相关违规举报量显著下降,降幅高达72%。随着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内容多元化和生态繁荣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主播通过违规手段获取打赏的问题。对此,抖音直播消费治理负责人明确表示,平台对诱导打赏行为零容忍。除了传统的警告、中断直播、回收直播权限等处罚外,平台还从经济层面出发,对违规主播实施更为严格的收入管理措施。
该负责人强调,通过“流量+经济”的双重管理手段,平台能够有效引导主播遵守规则,从而优化整个直播生态。数据表明,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直播间违规数量大幅减少,用户对诱导打赏的举报率也大幅下降。
在具体案例中,一名女主播因自称单身离异,开播寻找伴侣,并暗示通过刷礼物可获得私人微信进行进一步情感交流,被平台发现后采取了中断直播、冻结违规场次收入等处罚。然而,该主播并未改正行为,最终被平台永久封禁直播和连麦权限。第一季度,平台已无限期封禁了1091个利用情感诱导用户打赏的账号。
针对可能涉嫌诈骗的情感伪装诱导、虚假承诺等行为,抖音直播也采取了严厉措施。平台对于涉嫌诈骗的账号将永久封禁直播权限,并对相关公会进行警告、冻结权益直至清退处理。同时,平台还会将线索上报给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在一次行动中,平台通过分析用户举报,发现多名主播涉嫌欺诈,最终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21名涉案人员。
抖音直播还持续优化“理性消费”功能,推出了“直播消费助手”,让用户根据自身消费能力和习惯设置消费提醒和额度上限,帮助管理消费预期。平台在充值和消费环节也会提醒用户理性消费,并提供24小时客户服务,以便用户在遇到消费问题时能及时咨询和解决。
在沟通会上,专家们也探讨了直播行业治理的难点和未来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沈括指出,主播已成为国家认可的职业类型,治理时应充分考虑其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张铮认为,打赏是消费者表示欣赏的正常行为,主播的正当收入不应被污名化,管控应尊重市场规律。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教授刘文杰也表示,在考量打赏消费的平台监管时,应兼顾各方利益,遵循市场经济原则。
抖音直播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平台已设置了细致的梯度处罚手段,但仍难以全面覆盖各种违规行为,特别是在线下场景中进行隐晦沟通和交易的情况下,平台存在难以识别和处置的难点。刘文杰指出,情感诱导型打赏不符合平台利益,且大量交易在线下进行,平台没有动机纵容此类行为。同时,他也强调不应过分泛化平台责任。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