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君实生物、复星医药三家创新药企交出差异化答卷:恒瑞业绩创历史新高,君实亏损收窄,复星净利润增长。三家企业均以高强度研发投入、全球化产品布局及核心赛道聚焦为锚点,彰显中国创新药行业在研发效率、商业化能力及全球竞争力上的进阶活力,其经验为行业
文 史天一 医药经济报
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君实生物、复星医药三家创新药企交出差异化答卷:恒瑞业绩创历史新高,君实亏损收窄,复星净利润增长。三家企业均以高强度研发投入、全球化产品布局及核心赛道聚焦为锚点,彰显中国创新药行业在研发效率、商业化能力及全球竞争力上的进阶活力,其经验为行业提供多元参考范式。
恒瑞医药:历史最佳业绩
近日,恒瑞医药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经营业绩。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实现营业收入72.06亿元,同比增长2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36.90%。中国经济网数据,恒瑞医药累计研发投入达460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达15.33亿元。今年一季报,无论是营收数据,还是净利润数据,都是其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恒瑞医药业绩创纪录背后,主要得益于创新药和国际化授权发力。
研发管线亮点
恒瑞医药的全球首创(FIC)药物正密集获批,2025年至今有6项新药及新适应症获批。1月,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超长效PCSK9(抗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单抗——瑞卡西单抗上市。4月3日,其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JAK1抑制剂硫酸艾玛昔替尼获批第二个适应症;4月10日,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夫那奇珠单抗获批上市;处于NDA阶段的创新药还有NOV03滴眼液SHR8058、环孢素滴眼液SHR8028、多靶点TKI法米替尼、NK-1RA与5-HT3RA的复合制剂HR20013等。
国际化授权加速
恒瑞医药靓丽的成绩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化授权正不断加速。2024年12月,恒瑞医药与美国IDEAYA Biosciences公司达成授权合作协议。2025年3月,恒瑞与默沙东达成协议。今年4月,恒瑞与德国默克集团(默克)达成合作协议等。频繁的国际化授权交易,让恒瑞能够快速回笼资金、增厚业绩。
点评
恒瑞医药一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展现创新药与国际化双轮驱动的战略成效。其高强度研发投入(累计460亿元)与FIC药物密集获批形成核心竞争力。国际化授权加速不仅快速回笼资金,更通过技术输出提升全球影响力。药企可借鉴其“研发-授权-再投入”的闭环模式,聚焦差异化靶点,并通过国际化授权合作降低研发风险、拓宽市场边界。此外,其港股上市计划(拟融资用于创新药研发)未来可进一步通过资本运作赋能长期创新。
君实生物:PD-1转轨精耕细作
2025年一季度,君实生物实现营收5.01亿元,同比增长31.46%,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的销售增长;归母净利润亏损2.35亿元,同比减亏17.01%;扣非净利润亏损2.39亿元,同比减亏22.01%,反映公司成本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93.5%,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达30.22亿元,负债率47.98%,财务状况稳健;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国内市场销售收入约4.47亿元,同比增长约45.72%。
核心产品立功
君实生物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归功于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2024年国内市场销售收入达15.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66%。君实生物披露,商业化效率提升之外,特瑞普利单抗的快速增长还得益于研发和注册的高效推进,大适应症在近两年密集落地。2024年,该药新增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晚期肾细胞癌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3项适应症获批,均为大适应症一线疗法。加上2025年3月获批的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在中国内地已获批11项适应症,其中多项为君实生物独家或领先。
多样化出海模式
君实生物长期放眼国际,其研发管线1/3以上的产品都是全球同步开发,已有多款创新药获得FDA的临床试验批准。其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礼来制药合作的埃特司韦单抗(JS016)是我国最早参与全球抗疫的中和抗体。在海外,特瑞普利单抗已于2023年10月获得FDA批准,是首款获批的中国自研自产创新生物药。
此外,该产品也向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印度、南非、智利、约旦等地提交了上市许可申请,全球商业化网络铺设已覆盖超过50个国家。伴随着产品的研发进展,君实生物的中美研发中心已从最早的实验室定位拓展到了临床研发,在国际项目上形成协同效应。包括美国、欧洲等地的注册申报,国际多中心临床的开展,都由两地研发团队合作开展。目前君实生物出海模式多样,主要包括公司直接向海外合作方许可授权、自主开展海外研发和商业化。
点评
在创新药行业普遍面临融资挑战、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君实生物的财报释放出关键信号:中国PD-1/PD-L1抑制剂市场正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而君实生物凭借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的差异化布局,正在争夺新一轮产业升级的主动权。虽然该赛道同质化竞争形势凸显,但差异化布局的企业仍然可以有亮眼的业绩。君实生物积极拓展多样化渠道出海,从而降低风险,值得药企借鉴。
复星医药:CAR-T商业化领跑
4月29日,复星医药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94.2亿元,同比下降7.26%;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7.65亿元,同比增长25.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56亿元,同比增长15.08%,主要得益于供应链管理优化、运营效率提升。
创新药驱动战略
复星医药净利润提升,离不开其创新药驱动的战略。作为核心板块,创新药收入增长是业绩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同比增长5.84%,占总收入比重升至19.7%。其中,CAR-T疗法“奕凯达”累计惠及超800例患者,被纳入110余款惠民保,商业化覆盖持续扩大;PD-1单抗“汉斯状”新增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欧盟获批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海外市场潜力逐步释放;创新药收入占比提升带动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至48.6%。
创新研发方面,2025年一季度有2个创新药获批上市,自主研发的斯鲁利单抗注射液于欧盟获批,获许可引进的全球首款磷吸收抑制剂万缇乐(盐酸替那帕诺片)于中国境内获批。此外,还有多项在研创新管线进入关键临床/审批阶段。
剥离非核心业务
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复星医药持续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持续推进资产结构优化,加速现金回流:通过放弃非核心业务,集中人力资源和研发队伍持续聚焦优势管线,优化研发项目管理和资源分配,推动关键项目优先推进,以实现高效的成果转化和创新产品的持续落地。
点评
复星医药一季度净利润增25.42%,CAR-T“奕凯达”领跑市场,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回笼资金,集中资源加速CAR-T、PD-1等优势管线商业化及国际化,其聚焦核心、优化研发资源分配的策略,为药企避免资源分散、提升创新效率提供范本。
来源: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