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知,厚植文化自信,5月8日下午,郑州26中组织七年级300余名学生走进河南省博物院,开展以“触摸中原历史,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体验,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赓续文化根脉,讲好中国故事
郑州26中七年级学子
赴河南省博物院开展研学活动
为深化学生对中原文化的认知,厚植文化自信,5月8日下午,郑州26中组织七年级300余名学生走进河南省博物院,开展以“触摸中原历史,传承文化根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研学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与互动体验,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赓续文化根脉,讲好中国故事。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学校与家委会通力协作,每班配备2名教师、1名研学导师及家长志愿者,并制定详细应急预案。活动全程强调纪律规范,引导学生文明参观,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良好风貌。
下午2:30,学生们从学校统一出发,步行至河南省博物院。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分组领取“寻宝图”,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厅寻宝”之旅。从史前文物到明清遗珍,八大展厅的轮转参观以“车轮战”形式展开。学生们通过任务卡互动,仔细观察文物细节,记录历史脉络,在趣味探索中系统学习了河南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的重要地位。
参观结束后,学生们齐聚一堂,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寻宝心得,并通过有奖竞答环节巩固知识。博物院课程老师对重点文物进行深度解读,将课本中的“夏商周时期”内容与实物展品结合,帮助学生构建更立体的历史认知。不少学生感叹:“青铜器的纹饰原来记录了古人的智慧,每一件文物都是活的历史书!”
为提升研学实效,活动前,学生通过河南省博物院公众号提前了解镇馆之宝,并携带笔记本、相机等工具记录所见所感。研学结束后,学生还需完成《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的主题作业,进一步深化学习成果。
副校长黄建康在总结中表示:“此次研学不仅是行走的课堂,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课。希望学生们以史为鉴,在传承中创新,成为中华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未来,郑州26中将继续以实践教育为抓手,推动历史文化教育与核心素养培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成长注入更多文化力量。
来源:酸甜百味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