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反诈宣传新形式,于近日组织法官干警走进人流量大、受众广、风景宜人的昆明植物园,开展“法护绿萌 反诈同行”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普法+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反诈宣传新形式,于近日组织法官干警走进人流量大、受众广、风景宜人的昆明植物园,开展“法护绿萌 反诈同行”普法宣传活动,通过“普法+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将反诈知识融入自然场景,吸引了近千名游客参加,让反诈知识深入人心,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趣味科普
反诈植物问答
“仙人掌虽多刺,反诈意识别忽视。”
“松柏常青守四季,防诈知识记心底。”
巧妙设计的植物反诈宣传标语,很快吸引了往来游客的注目。
在人流密集区域,干警们结合植物园特色精心设置“反诈宣传角”,将反诈知识融入“趣味问答”等小游戏中,参与者答对问题或完成挑战即可领取反诈主题小礼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实增强识骗防骗能力。
游客张女士在“反诈答题”环节中成功识别出“刷单返利”骗局,她表示:“游戏中学到的知识比单纯听讲解更深刻。”
情境演绎
沉浸式反诈课堂
现场,干警们结合“养老投资诈骗”“冒充客服退款”“虚假中奖”等典型诈骗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仔细向游客讲解诈骗手段和防范技巧。
同时,为帮助群众更加直观识破骗局,干警们还特别设置了“互动演绎”环节,通过邀请游客扮演“受害者”与“反诈劝阻员”,模拟还原诈骗场景,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学习应对技巧,时刻提醒群众保持警惕,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游客王先生参与互动后表示,“亲身经历诈骗话术后,今后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能识破!”
精准覆盖
反诈能量补给站
针对植物园内中老年游客、亲子家庭较多的特点,干警们分组行动,重点向老年群体讲解“保健品诈骗”“养老理财”陷阱;通过“反诈标语打卡拍照”等形式,吸引年轻人主动传播反诈知识,提醒年轻人警惕“网络交友诈骗”。
“家长,您看这个案例,骗子就是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一步步设下陷阱,实施连环骗局,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针对亲子家庭,干警们一边向家长们普及“游戏充值诈骗”等学生群体最易中招的诈骗类型防范要点,一边叮嘱家长和孩子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陌生账户不汇款,遭遇电信诈骗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本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五百余份,解答咨询百余次,并现场收集群众反诈建议,多名游客主动分享受骗经历,有效筑起防诈“防火墙”。
在今后的工作中,盘龙法院将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持续创新反诈宣传形式,结合社区、学校、商圈等不同场所特点,推出“反诈+”系列主题活动,推动反诈宣传常态化、精准化,不断扩大宣传的针对性和覆盖面,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钱袋子”。
来源:人民法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