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知》沿袭了2024年稳定小微信贷服务价格的要求,提出要指导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贷款利率合理定价的基础上,此次《通知》进一步强调规范业务经营行为,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差异化的良性供给格局。
鲁政委 陈昊 吕思聪(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2025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金办发〔2025〕46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沿袭了2024年稳定小微信贷服务价格的要求,提出要指导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贷款利率合理定价的基础上,此次《通知》进一步强调规范业务经营行为,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差异化的良性供给格局。
《通知》提出要优化小微金融服务供给,深化“信贷+”综合服务模式。随着各类市场主体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在普惠金融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除了应关注信贷投放外,更应该关注构造支付结算、财务咨询、汇率避险、理财和保险销售等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力。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运用精细化、差异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来获取小微企业客户、提升小微企业客户服务黏性或将是未来银行“决胜”普惠金融的关键。
为提升小微企业的授信能力、加强风险监测,《通知》提出要用好各类小微企业经营数据要素、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对接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等。未来,银行数字金融的发展、数字技术的运用或也将能够更好促进普惠金融质效的提升。
2025年5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金办发〔2025〕46号,以下简称《通知》)[1]。
《通知》明确,该文件出台的目的在于“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助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2017年以来,从原银监会到原银保监会再到金融监管总局,基本在每年的3、4月份,均会分别出台当年小微领域相关服务要求的文件。小微企业服务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此次《通知》亦是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的具体实践。
一、保量稳价要求下,需避免无序竞争
《通知》沿袭了2024年稳定小微信贷服务价格的要求,并且进一步强调要规范小微业务经营行为,避免无序竞争。
对于小微贷款增速,《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聚焦小微企业真实有效的经营性资金需求,提供充分的信贷供给,力争实现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对改革化险等任务较重的地区和机构,可实行差异化安排。”整体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仍需保持对小微信贷的有效供给,同时进一步减轻改革化险任务较重地区的小微贷款增速要求,这也将有利于这些防范化解风险任务较重地区的银行加快化险。
对于小微贷款价格,《通知》要求:“合理确定信贷价格,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贷款定价管理,根据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自身资金成本和小微企业客群特征、风险状况等,科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增强业务发展可持续性…规范与第三方合作行为,增强自主服务能力,改善客户触达,缩短融资链条,降低小微企业实际承担的综合融资成本。”而在《通知》配发的新闻稿中,金融监管总局进一步将《通知》中对小微贷款价格的要求概括为:“稳价,即稳定信贷服务价格,指导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
《通知》所提出的“合理确定信贷价格”与2023年原银保监会、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相关文件精神基本一致。2024年,金融监管总局提出要“稳定(小微)贷款信贷价格”。与之相类似,2021年和2023年,原银保监会在小微金融服务相关文件中分别提出了“确保2021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2020年基础上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和“(小微)贷款利率总体保持平稳”的要求。与之相对应,2020年和2022年,原银保监会则明确要求概念普惠小微贷款利率(或综合融资成本)下降。2020年,原银保监会要求“力争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在2019年基础上再有较大幅度下降”;2022年,原银保监会要求“力争实现2022年银行业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21年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历史数据,2021、2023、2024年前三个季度的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整体保持平稳,甚至三年都出现了金融机构第三季度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高于第二季度利率的情况。因此,根据历史经验,2025年前三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或相对稳定,甚至第三季度或还能出现一定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贷款利率合理定价的基础上,此次《通知》进一步强调规范业务经营行为,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差异化的良性供给格局。《通知》指出:“金融机构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准经营定位,探索可持续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避免无序竞争,形成差异化的良性供给格局。加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风险管理,关注重点业务风险状况,做实贷款风险分类,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倾斜核销资源。”此前,在人民银行2024年11月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维护竞争秩序 改善政策利率传导”专栏中,人民银行就曾明确指出“市场竞争激烈,银行‘内卷’严重”。若未来能进一步避免普惠小微领域无需竞争并形成差异化供给格局,那么也将能稳定小微信贷价格,使其能够更为充分地体现个体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溢价。
二、深化“信贷+”综合服务,满足小微多元化金融需求
《通知》提出要优化小微金融服务供给,深化“信贷+”综合服务模式。随着各类市场主体金融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在普惠金融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除了应关注信贷投放外,更应该关注构筑支付结算、财务咨询、汇率避险、理财和保险销售等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力。
《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小微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深化“信贷+”服务模式,提供支付结算、财务咨询、汇率避险等综合服务,提升精细化、差异化服务水平。”
近年来,随着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样化,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的内涵也逐步丰富。早在2024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公众号就曾发布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的《构建涵盖信贷、保险、理财的综合普惠金融体系》[2]文章,其中就曾指出:“普惠金融需求从以信贷为主,发展为综合金融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小微企业和人民群众需求更加多元,单一信贷服务已无法满足重点群体需要,有必要从综合金融视角统筹发力,进一步丰富普惠金融服务。”近年来,随着银行业竞争加剧,运用精细化、差异化、综合化的金融服务来获取小微企业客户、提升小微企业客户服务黏性或将是未来银行“决胜”普惠金融的关键。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已有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基于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方面打造出差异化优势。在2024年9月20日发布的报告《网商银行“布谷鸟”如何服务小微企业理财需求?——银行机构动态跟踪2024年第十六期》[3]中,我们就曾梳理了部分银行通过数字金融方式赋能向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理财产品、开展富余营运资金管理的情况。
三、普惠金融与数字金融协调发展
为提升小微企业的授信能力、加强风险监测,《通知》提出要用好各类小微企业经营数据要素、推进信用信息共享、对接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等。
《通知》指出:“加力支持小微外贸企业,依托进出口贸易场景及订单、物流等数据要素,提升信用评估和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稳外贸稳增长。…加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保险统计,提升客户信息收集、识别准确度,建立健全内部数据库,夯实数据统计基础。”
一方面,在地缘政治风险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小微外贸企业所受影响将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据其在经营过程中的数据要素,能够更好地评估其风险状况,有利于提升此类企业服务的质效。另一方面,在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发展背景下,把牢小微企业日程经营流水、收单数据,并建立健全相关内部数据库,做到高频、可持续的、自动化的授信和信用水平监测将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强服务小微企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通知》指出:“续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推动提升数据质量,指导金融机构有效对接融资信用服务平台。”
2025年3月6日,在国办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5〕8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4]中进一步强调“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加快建设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金融机构更好精准有效地获取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进而提升为中小微企业服务质效。2024年10月,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共享平台上线试运行。其中,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是信息主体在交易过程中形成的、能够反映其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行为等经济行为并去除相关敏感信息后的交易统计信息。未来,随着此类平台的不断构建,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更好地进行对接,进而提升为小微企业服务的质效。
注:
[1]资料来源:《关于做好202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EB/OL],2025/05/07[2025/05/09],https://www.nfra.gov.cn/cn/view/pages/governmentDetail.html?docId=1207558&itemId=878&generaltype=1。
[2]资料来源: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普惠金融司:构建涵盖信贷、保险、理财的综合普惠金融体系》,[EB/OL],2024/01/02[2025/05/09],https://mp.weixin.qq.com/s/EG9KXErwHVf0HwXNYD_sxw。
[3]资料来源:陈昊、吕思聪、吕爽、鲁政委,《网商银行“布谷鸟”如何服务小微企业理财需求?——银行机构动态跟踪2024年第十六期》,[EB/OL],2024/09/20[2025/05/09],https://app.cibresearch.com/tiptap_web/index.html#/shareUrl?id=bb650791fa5305a678e720862ec46f76&from=app&appVersion=5.3.8。
[4]资料来源:《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央人民政府官网,[EB/OL],2025/03/05[2025/05/09],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503/content_7010604.htm。
——————
来源:首席经济学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