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6月1日起,新版《卫生健康行政处罚程序规》(以下简称《规定》)将正式生效。这是国家卫健委对2006年《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的全面修订,涉及管辖规则、处罚程序、当事人权利保障等核心内容。对于全国数百万家诊所而言,新规不仅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更要求经营者从
2025年6月1日起,新版《卫生健康行政处罚程序规》(以下简称《规定》)将正式生效。这是国家卫健委对2006年《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的全面修订,涉及管辖规则、处罚程序、当事人权利保障等核心内容。对于全国数百万家诊所而言,新规不仅意味着更严格的监管,更要求经营者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合规。
一、政策修订核心变化:诊所监管更严、更细、更透明
1.管辖规则细化,责任更明确
违法行为发生地管辖:明确诊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卫健机关为第一管辖主体,包括实施地、开始地、结束地等关联区域。
级别管辖优化:重大复杂案件由省级卫健机关直接管辖,避免基层执法尺度不一。
移送机制:若诊所涉及跨区域违法行为,需在24小时内书面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
2.程序规范升级,处罚更规范
执法全程留痕:调查需至少2名执法人员,全程录音录像,并同步上传至执法系统。
听证权强化:对罚款5万元以上或吊销许可证的处罚,诊所可申请听证,且听证材料需在5日内提交。
回避制度: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执法人员必须主动申请回避,否则当事人可提出异议。
3.权利保障加强,诊所应对更主动
知情权:处罚前需书面告知违法事实、依据及救济途径,诊所可要求执法人员解释条款。
申辩权:诊所提交的证据若被采纳,可能成为减轻或免除处罚的依据。
二、诊所合规自查:10大高风险领域避坑指南
1. 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
风险点:使用过期药品、从非法渠道采购器械、超范围使用医美产品。
合规要求:
建立药品/器械进货台账,留存供货商资质、发票、产品注册证(至少保存5年);
定期清理库存,过期药品需在到期前30天下架并登记;
无医美资质的诊所禁止使用肉毒毒素、玻尿酸等注射类产品。
2. 医疗文书规范
风险点:处方缺失、病历记录不完整、未保存患者知情同意书。
合规要求:
电子病历系统需强制录入诊断依据、用药记录及患者签字;
涉及手术、输血等高风险操作,需单独建立执行记录并归档。
3. 医疗废物处置
风险点:分类错误、储存超期、随意丢弃感染性废物。
合规要求:
感染性废物(如棉签、纱布)使用黄色专用袋,损伤性废物(针头)单独存放于锐器盒;
每日17:00前完成转运登记,联单保存至少3年。
4. 医保基金使用
风险点: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伪造处方。
合规要求:
系统设置处方用量预警(如慢性病药物不超过7日量);
非医保药品需明确标注“自费”,禁止诱导患者使用医保卡购买保健品。
5. 广告与宣传
风险点:夸大疗效、使用患者案例宣传、发布未审批的医疗广告。
合规要求:
所有宣传内容需经卫健部门备案,禁止使用“根治”“包治”等绝对化用语;
网络宣传需标注“广告”字样,并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编号。
三、新规下诊所应对策略:3步走实现平稳过渡
第一步:全面自查(5月15日前)
重点领域:药品采购渠道、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废物台账、患者病历完整性。
工具推荐:使用《医疗诊所合规经营自查表》(附后)逐项打分,高风险项优先整改。
第二步:制度升级(5月31日前)
修订SOP:更新《药品采购验收流程》《医疗废物处理规范》等内部文件。
人员培训:组织全员学习《规定》核心条款,重点培训药剂师和护士的合规操作。
第三步:技术赋能(6月1日起)
引入智能系统:
药品追溯管理:选择支持自动采集追溯码的ERP系统,避免人工录入错误。
电子病历加密: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确保病历数据不可篡改。
四、典型案例警示:这些雷区千万别踩
案例1:某诊所因使用未注册的进口医疗器械,被没收设备并处货值金额10倍罚款(2024年浙江某市案例)。
案例2:未保存药品采购票据,导致无法证明药品来源合法性,最终被吊销许可证(2024年广东某诊所案例)。
案例3:超范围开展中医针灸服务,被罚款5万元并暂停执业3个月(2024年湖南某诊所案例)。
《卫生健康行政处罚程序规》的修订,标志着医疗行业进入“宽进严管”新阶段。对诊所而言,被动应付检查的时代已经过去,唯有将合规融入日常经营——从采购、诊疗到废物处理的全链条规范化,才能规避政策风险,赢得患者信任。
最后,如果您的诊所需要一款集预约挂号、线上看诊、线上商城购买产品、电子病历、患者管理、经营数据分析、客户管理、进销存管理、经营活动管理等功能的诊所管理软件,欢迎随时沟通。
来源:健康体验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