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国政府于2025年4月通过新版消费税法案,自2026年1月1日起对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实施差异化税率:电动续航≥80公里的车型税率为5%,而续航
泰国:调整PHEV消费税政策,新能源汽车累计注册量超80万辆
泰国政府于2025年4月通过新版消费税法案,自2026年1月1日起对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实施差异化税率:电动续航≥80公里的车型税率为5%,而续航
此次调整旨在对接国际生产标准,推动泰国从传统汽车制造向新能源产业链升级。通过简化计税规则,泰国可吸引跨国车企投资PHEV本土化生产,尤其是满足城市纯电通勤与城际混动出行的双重需求车型。政府预计新政将提升泰国作为全球PHEV制造枢纽的竞争力,同步激活国内消费(减轻购车税负)和出口潜力(优化产能配置),加速实现汽车产业绿色转型,巩固东南亚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导地位。
截至2025年3月31日,泰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注册量已超过80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累计注册量为180,737辆,同比增长63.88%,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累计注册量67,174辆,同比增长18.74%,混合动力乘用车累计注册量496,479辆,获得33.68%的同比增长量。
▍印尼:2030年电动汽车年产250万辆,7家车企承诺建厂
印度尼西亚投资和下游产业部长兼Danantara首席执行官Rosan Roeslani近期表示,印尼电动汽车产业将在未来五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30年实现年产量250万辆,并推动36%的本土电动汽车产品融入全球价值链。
他表示,目前已有7家国际车企承诺在印尼建厂,总投资额达15.4万亿印尼盾(约合67亿元人民币),计划年产能28.1万辆电动汽车,包括中国品牌比亚迪、广汽埃安、上汽大通、吉利;欧洲品牌雪铁龙、大众(规划中),以及越南VinFast。
马来西亚:本土品牌销量优势显著,新能源转型加速
据外媒报道,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目前呈现本土品牌主导、新能源转型加速的格局。本土品牌Perodua和Proton合计占据行业总销量(TIV)的67%,核心驱动力包括经济车型需求稳定、新产品投放及燃油补贴调整前的消费前置。其中,Perodua3月销量环比增3%、同比增5%;Proton销量环比增22%、同比增8%,SUV车型占比27%,首款电动车e.MAS7一季度售1,728辆,占BEV市场份额28%。
其他品牌中,马自达份额从2%降至1%,销量同比暴跌49%;本田销量环比增31%、同比增11%;丰田销量环比增24%、同比降15%。研究机构预测全年TIV为80.5万辆,略高于行业协会的78万辆预期。新能源领域,Proton e.MAS7和Perodua电动化布局或重塑竞争格局。
新加坡:马来西亚本土品牌Proton进入新加坡市场
马来西亚本土汽车品牌Proton携首款电动汽车e.MAS 7重返新加坡市场,这是该品牌时隔十余年重新进入新加坡。通过与VINCAR集团合作,Proton将以e.MAS系列主攻新加坡电动汽车领域,首秀车型搭载12合1电驱系统和刀片电池,已在马来西亚获超6000订单。
此次回归恰逢新加坡加速绿色转型,其电动汽车份额预计从2023年的18%增至2027年的55%,政府计划2030年前建设6万充电桩,2040年全面实现清洁能源交通。Proton CEO强调,Proton重返新加坡,标志着品牌国际化的关键突破,未来将依托城市电动车型与技术优势,把握东南亚新能源市场机遇,推动马来西亚汽车工业在全球电动化浪潮中抢占先机。
来源:车市睿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