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界面竟成广告牌!百度地图“焊死”东鹏特饮广告惹众怒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13:44 1

摘要:在科幻剧《黑镜》中,人类被无处不在的数字广告“绑架”的荒诞情节,如今竟在现实中上演。2025年5月,百度地图因在导航界面“焊死”东鹏特饮广告引发轩然大波——驾驶员们发现,虚拟车道上赫然印着“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巨型标语,甚至遮挡变道标识。这场被网友戏称为“数

在科幻剧《黑镜》中,人类被无处不在的数字广告“绑架”的荒诞情节,如今竟在现实中上演。2025年5月,百度地图因在导航界面“焊死”东鹏特饮广告引发轩然大波——驾驶员们发现,虚拟车道上赫然印着“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巨型标语,甚至遮挡变道标识。这场被网友戏称为“数字牛皮癣入侵驾驶舱”的风波,不仅暴露了互联网平台商业化的失控,更将5.73亿导航用户的驾驶安全推至风口浪尖。

从用户晒出的截图看,百度地图的“车道级广告”绝非传统意义上的弹窗或悬浮图标。橙色标语直接“喷涂”在3D导航路面上,部分版本还搭配虚拟广告牌,其视觉冲击力堪比现实中的高速路牌。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广告无法关闭,用户要么忍受干扰,要么放弃导航——在陌生路段,后者显然不是可行选项。

驾驶安全的核心在于信息传递的纯粹性。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动态视觉信息会争夺大脑注意力,0.5秒的分神就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当广告覆盖转弯提示或夜间模式下的车道线时,驾驶员需要耗费额外精力分辨导航信息与商业内容,这种认知负担在高速行驶中尤为致命。一位山东车主描述惊险一幕:“广告弹出瞬间,导航语音提示右转已迫在眉睫,方向盘险些失控。”

​这场风波背后,是百度地图对法律边界的危险试探。《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弹窗广告需“一键关闭”,但百度不仅未提供关闭选项,甚至将广告与导航功能深度绑定。上海律师罗胜指出,此举涉嫌违反《广告法》第44条“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及《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安全驾驶规定。更值得警惕的是,若因广告干扰引发事故,平台或将承担过错责任——这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普及的当下,无异于将用户置于“人机博弈”的风险中。

而百度选择东鹏特饮作为首个合作伙伴,暗含精明的场景化营销逻辑。驾驶疲劳时段推送功能饮料广告,看似精准匹配需求,实则将公共服务工具异化为商业试验场。正如网友讽刺:“下次堵车时,导航界面是否要推送利尿饮料广告?”这种将用户痛点直接变现的思维,暴露出平台对技术伦理的漠视。

百度地图的激进尝试,折射出导航类APP的集体生存困境。即便坐拥70.8%的市场份额,百度地图仍需为母公司贡献现金流;而竞争对手高德地图历经十年亏损,直至2025年才勉强盈利。当传统广告模式遭遇用户“视而不见”的瓶颈时,“车道级广告”成了确保曝光的极端手段。

但这种饮鸩止渴的策略正在反噬用户体验。社交平台上,“投奔高德”话题持续升温,用户用脚投票的趋势已然显现。反观欧洲,立法明确禁止车载屏幕动态广告投放;我国虽无专门法规,但公众安全意识的觉醒正倒逼行业反思:当技术从“服务工具”沦为“广告展板”,平台究竟是在创造价值,还是在透支未来?

百度地图事件绝非孤立个案。从开屏广告“乱跳转”到语音导航强插品牌口播,互联网平台正将每一个用户场景转化为流量入口。当驾驶舱这个最后的信息净土失守,我们不得不追问:技术的边界究竟该由商业利益划定,还是应以守护生命为绝对前提?

《黑镜》的预言从未如此逼近现实。或许正如网友所言:“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智能’的广告,而是能让人安心看路的技术。”当车轮上的中国驶向智能时代,如何在商业化与安全性间找到平衡,将成为整个行业必须作答的生存命题。

来源:长浅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