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值第九个“中国品牌日”之际,中国美妆网发布“2024年度中国美妆品牌TOP100”榜单。这份榜单基于各品牌2024年度营收或官方提报及第三方平台销售数据,以科学、严谨的量化考察,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发布。其不仅展现了本土美妆行业的规模与活力,
5月10日,值第九个“中国品牌日”之际,中国美妆网发布“2024年度中国美妆品牌TOP100”榜单。这份榜单基于各品牌2024年度营收或官方提报及第三方平台销售数据,以科学、严谨的量化考察,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发布。其不仅展现了本土美妆行业的规模与活力,更揭示了市场格局的分化与竞争态势。从80亿级超头品牌到5-10亿级新锐力量,榜单呈现出一幅“强者恒强”与“新兴势力突围”并存的图景。
头部阵营的「百亿俱乐部」竞逐战
珀莱雅以85.87亿元销售额稳居榜首,成为唯一进入“80亿俱乐部”的选手。其成功源于三大核心策略:
科技护肤定位:通过“早C晚A”等成分党概念强化专业形象,成为科学护肤领导者;
大单品战略:红宝石面霜、双抗精华等爆款持续迭代,提升用户复购率;
全域营销布局:从传统广告到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精准渗透,实现年轻化转型。
紧随其后的是韩束为代表的“50亿阵营”。其借势抖音生态实现超车,开创“科学抗衰+内容种草”新链路;55.91亿营收中绝大部分来自兴趣电商。
中坚力量:专业赛道突围,新锐品牌崛起
40亿级品牌中,薇诺娜、可复美等“医研共创”品牌表现亮眼。距离50亿仅一步之遥的薇诺娜,坚守皮肤学级赛道,依托皮肤学级功效护肤品赛道,以“械字号”背书抢占敏感肌市场,49.09亿营收背后是3000+医院渠道的学术壁垒,敏感肌市场占有率保持35%以上;可复美则借势轻医美风口,通过“械字号面膜”打开术后修复细分市场。
30亿级品牌如卡姿兰、毛戈平则凸显差异化路径:卡姿兰通过与Chloé合作国际插画艺术家Delphine Cauly、青年插画艺术家李豫陇、新派剪纸艺术家郭梦等联名,突破圈层壁垒,既融合东方美学底蕴,又注入全球艺术视野,构筑起兼具文化深度与国际高度的品牌美学新范式;毛戈平以“国风彩妆+高端养肤”概念切入中高端市场,护肤类产品平均售价突破300元。
20亿级品牌矩阵则呈现“传统与新锐共存”特征:百雀羚、丸美等经典品牌通过年轻化转型(如百雀羚“帧颜”系列)维持市场地位;HBN、敷尔佳等功效品牌表现突出,它们聚焦功能性护肤品的开发,通过小红书、B站等平台进行科学传播,吸引理性消费群体。例如,HBN凭借“A醇抗老”技术突破,截至2023年,品牌成立四年,其累计销售额已突破40亿元;橘朵、colorkey珂拉琪等新锐彩妆依靠高性价比与社交媒体营销快速崛起。
新锐力量:流量驱动与细分赛道爆发
10-20亿级品牌中,诗裴丝、瑷尔博士等聚焦头皮护理、微生态护肤等新兴赛道,彩棠依托明星化妆师个人IP打造专业彩妆人设,海龟爸爸则瞄准青少年儿童护肤细分市场。
5-10亿级品牌则呈现“小而美”特征:戴可思(婴童护理)、独特艾琳(香氛身体护理)、左颜右色(男士护理)、兔头妈妈(分龄洗护)进一步细化消费场景,凸显“精准需求+专业化产品”的逻辑。
趋势与挑战:国货崛起背后的冷思考
2024年美妆榜单印证了国货品牌的结构性崛起,但竞争已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
渠道变革加速:抖音、小红书等内容电商强势增长,传统CS渠道持续萎缩,倒逼品牌数字化转型。在30亿级品牌以上阵营,除了植物医生与樊文花,其余品牌线上营收占据了绝对大头:2024年珀莱雅公司线上收入占比超过95%,上美股份线上营收占比同样超90%。
高端化与科技化成主流:TOP10品牌中,珀莱雅、薇诺娜等均以“科技护肤”为核心叙事,与国际品牌争夺话语权。
细分赛道爆发:敏感肌、婴童护理、男士护肤等赛道增速超行业均值,成为新品牌突围切口。
展望未来,品牌需在以下维度突破:
1、技术壁垒构建:加大原料创新与专利布局,摆脱“平替”标签;
2、文化认同强化:将东方美学与现代科技融合,打造差异化IP;
3、全生命周期运营:从流量收割转向私域沉淀与用户共创。
国货的真正崛起,不仅需要珀莱雅式的“巨舰领航”,更需要中小品牌在细分领域持续深耕,共同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市场生态。
来源:中国美妆网一点号